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 第356章 分组

第356章 分组(1/2)

    林向安一开口同意,赵泓正准备安排分组,赵泽却先一步说了话。

    “他是我师兄,我们几人一组。”

    赵泓看了眼赵泽,旋即笑了笑,原来是这层关系啊!

    几个新面孔,看着像新手,按理说该避着点,但既然赵泽主动开口,他也懒得多管。

    “行啊。”赵泓随口答应,反正他不喜欢赵泽,原本就不打算跟他一队。

    可他这边话音刚落,郑佑便顺势道:“那我也跟赵泽他们一队。”

    “我也来!”徐言恭笑嘻嘻地靠了上来。

    赵泓笑容一僵,只得点头:“行吧。”

    原本他还想和郑佑一组,但这人死活就喜欢和赵泽玩到一起。

    也不知道赵泽有什么好的。

    如今郑佑、徐言恭都跟过去了,赵泓便也不再坚持,索性由着他们。

    “那就这样分吧。”

    这次推演游戏,由府里两位长辈担任教官兼裁判。

    领头的那位,是宁远伯府的老教习,大家都叫他老忠叔。

    很快,按照规则,把十六人分成了两队,每队八人。

    第一队:

    郑佑、徐言恭、赵泽、林向安、林远、王和信。

    加上两名年纪不大的少年,看起来也就十二三岁的样子。

    一个胖一点叫孙茂,一个瘦小的叫王锐。

    是这群人中最小的。

    也是第一次玩,

    明显有些兴奋又紧张。

    郑佑主动请缨,当了队长。

    第二队:

    赵泓担任队长,手下七人都是熟面孔,徐彰也在其中。

    他们基本都玩过鸳鸯阵,对流程规则都不陌生。

    *

    等队伍站定,老忠叔迈步出来,简明扼要地介绍这套“鸳鸯破阵”的来历与要领。

    这是为了更好应对敌军,精心设计的一种小型、灵活、多兵种协同的战斗队形。

    老忠叔一边解释,另一教官便配合着,举着道具示范。

    第二队的人原本就熟悉这些,一听就懂。

    但第一队除了郑佑和林向安,其他几人听的云里雾里,就理解了一个大概。

    郑佑是玩过的,能理解很自然。

    林向安是觉得这套阵法和现代步兵班类似。

    本质上就是把一支小队切分成标准作战单元,每个人职责清晰、定位明确。

    需要遵守纪律,相信彼此,才能配合默契。

    不同武器覆盖不同距离,配合得好,就能成为一个灵活高效的小型战斗集体。

    只不过,这里用的是冷兵器,没有科技加持。

    全靠人练出来的默契和阵型。

    标准编制是12人一队,包括各种兵器组合:长短兵器、藤牌防御、狼筅控制、镗钯支援。

    基本配置如下:

    图片来源于网络,12人的鸳鸯阵是这个样子。

    哨长(1人):

    也就是队长。

    站在最前面,负责指挥、观察敌情、鼓舞士气。

    手持旗枪和藤牌,既能作战,也便于队友辨识和跟进。

    鸟铳手(2人)

    火神墙,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队长身后两侧,通常装备鸟铳(早期火绳枪),负责中距离火力压制。

    图片来源于网络,刚好看到了,给大家看看点火原理

    狼筅卫(2人)

    在鸟铳手之后,使用独特的武器“狼筅”。

    狼筅,长度可达5米以上,图片来源网络

    这是一种特制的长毛竹(或铁枝),前端保留大量枝桠,经火烤、油浸、敷毒处理,长度可达一丈六尺(约5米)。

    它的作用是格挡、干扰、限制倭寇的快速近身和倭刀的劈砍,为身后的长枪手创造刺杀机会。

    是鸳鸯阵的标志性武器和防御核心。

    长枪锐士(4人)

    分两列站在狼筅卫之后,使用长枪,约一丈三尺(大概4-5米)。

    在狼筅干扰和限制住敌人后,长枪手从缝隙中刺出,是主要的杀伤输出。

    牌刀手(2人)

    也就是盾牌手。

    来源于网络,大概是这种藤牌

    通常位于狼筅卫两侧或稍前。

    一人持长而大的藤牌,轻便灵活,可格挡、投掷标枪。

    一人持较小的标枪或腰刀,手持燕尾牌,更侧重掩护。

    他们负责近距离防护,尤其是保护狼筅手和长枪手的侧翼,并用标枪或腰刀进行近身搏斗。

    后勤(1人)。

    在队尾,通常由伙夫担任,负责携带物资、照顾伤员等,必要时也可投入战斗。

    通常在实战中根据战场需求和兵员素质,进行灵活调整,11人或者10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上面画的是变换的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