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下,“你叫朱棣你问了有什么问题?大哥,不对,洪武十年,你应该才十七岁。
反正问题可大了去了。”
“其实我们早就知道你是从后世来的啦!”
赵一清:......
朱元璋:......
不是,老四就这么大大咧咧地讲出来了。
这小辈儿不会吓得离开吧!
并不然,赵一清眨着眼,“是刘伯温还有钦天监的人夜观天象,算出来的吧!”
刘伯温:......
钦天监:......
姑娘,咱没恩没惠,何必如此抬举他们。
注意到殿下刀来的目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们只好把头埋的更深了一些。
朱棣先是不解,然后迟疑地仰头看向天幕。
可还没等他说些什么,就听到赵一清兴奋的声音,“那还等什么,我能进宫吗?我可以见到马皇后吗?我能给朱元璋拍照片吗?
还有宋濂,他能亲手给我写一篇《送东阳马生序》送给我吗?
哇哦,我居然能看到明太祖本人!
我好幸运啊!”
再是奉承的话也推动不起朱元璋的心。
就算唇角扬的再高。
他老朱也忽视不了刚才某位对他的斥责。
拍照。
不拍!
不过,“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在后世很有名吗?”
朱棣也好奇地问了起来。
“当然很出名啊!
后世的学生谁没背过他写的《送东阳马生序》啊!
必备课文。
现在想想,‘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我们的生活都这么幸福,宋濂能在这种条件下学习,甚至成功习得大儒。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学习。
不过,当时背书的时候很痛苦就是了。”
宋濂摸着自己的胡子,咱也没想到做出的文章孩子要背不是。
早知道多写一点了。
嗯!
其实现在也不晚。
其他人酸,很酸,太酸。
这宋濂是谁,写的文章凭什么能让后世的读书人都得背诵。
朱棣赞同地点头。
背书确实很痛苦。
“当然,相比之下,你们需要背四书五经,我们要背的文章就少了,几十篇而已。”
“都有谁!”
,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