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帝坐在龙椅上,他面如止水,听着朝臣在下面议论。
丞相张坤臣拱手道:“陛下,微臣觉得,虽然泰州四大家族势大,他们能够救济灾民,但是朝廷还得拿出应有的诚意,要不然泰州几百万百姓心会寒的。”
华文帝道:“这个朕知道,朕今天宣你们来,就是商量一下谁去送赈灾物资。”
楚太师一听立刻站出来道:“回禀陛下,泰州遭灾,朝廷派人过去慰问,那是代表陛下您的脸啊,依老臣看,就让太子殿下去吧!”
丞相张坤臣道:“不知太子殿下的身体可曾恢复?”
楚太师道:“太子殿下的身体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这次完全能代表陛下去一趟泰州。”
华文帝点了点头道:“是时候派太子出去走走了。”
那些讨论的群臣听华文帝说话,一瞬间都闭上了嘴。
华文帝不怒自威,他冰冷的目光从每个大臣身上扫过后道:“户部、内藏库准备物资,等拟订好救灾人员名单后,十天后出发。”
众大臣一看,陛下已经决定救援泰州,也就不再争论。
小七站在后面,把大臣话和华文帝的话听的清清楚楚,心里不免泛起嘀咕:“难道华文帝是让自己跟着太子去泰州?”
正在她胡思乱想的时候,朝臣已经往外走了。
杨小七和杨承业随着大臣们向外走去。
刚到大殿门口,一个小太监道:“齐乐公主,德顺子公公在御书房门口等你。”
小七对杨承业道:“老爹,你先回去,我迟点回去。”说完就跟着小太监走了。
杨承业和祁国公慕容璃的马车停在一起,慕容璃问道:“小七呢?,我看她和你在一起。”
杨承业笑道:“被德顺子公公叫去了,我估计是陛下宣她。”
慕容璃点了点头道:“看来,这次运送赈灾物资的人,少不了小七。”
杨承业的心咯噔一下,心想这下麻烦大了,小七如果跟着太子去了泰州,四大家族都是皇甫晏一派的,如果他们得知小七去泰州,那不死定了。
想到这里,他急匆匆的下了马车,向皇宫而去。
他得向陛下说说小七不能去泰州的理由。
再说小七,被小太监带到了御书房门口,德顺子公公让小七进去,说陛下已经在等她了。
小七点了点头,进到御书房,华文帝坐在椅子上喝着茶,他指了指一旁的椅子,让小七坐下道:“朕宣你过来站在朝臣后面,是想让你听听泰州遭灾情况,以及群臣的议论,了解泰州的一些情况,也省的我给你说。”
杨小七这会儿终于明白华文帝的良苦用心了,她呲牙一笑道:“这么看来,我得到泰州走一回了。”
华文帝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道:“不错,朕在想押送物资的人选时,第一个就想到了你。
回去准备一下最好不要让你老爹知道,要不然他不会让你去的。”
华文帝挥了挥手,小七拱手行礼告辞离开。
杨承业还以为华文帝在大殿,跑去一看,华文帝不在,他问收拾大殿的小太监:“陛下在不在大殿?”
小太监道:“陛下已经回去了。”
等杨承业匆匆忙忙走到御书房门口时,小七已经走了,父女俩完美错过。
杨承业让德顺子公公进去禀明陛下,自己在门口等着。
不一会儿功夫,德顺子公公出来道:“杨将军,陛下让你进去。”
杨承业急忙走了进去,拱手道:“微臣参见陛下!”
华文帝道:“免礼,刚刚散朝,你有事当朝不奏,这时候由火急火燎的来,是想让朕为难吗?”
杨承业一听,立刻跪倒在地,急忙道:“陛下,臣斗胆向您请求这次去泰州,不要让小七去了。”
华文帝吃惊道:“朕还没有拟定好去的人名单,你怎么知道小七会去?”
杨承业俯首道:“陛下,女子本不参与朝政,今天宣臣女小七进宫,让她站在大臣后面,散朝后又单独来见您,臣就猜到了。”
华文帝摆了摆手道:“不要多想,你先回去,朕还要考虑考虑。”
杨承业无奈,只得退了出来,蔫蔫的往回走。
今天散朝后,各位大臣心里有了计较,陛下派人到泰州救灾,押送物资,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从今天楚太师所说的话中不难看出,太子肯定代表华文帝去泰州,如果自己的儿子跟着太子,立上一功半功,将来太子登上大统,自己儿子岂不是太子的肱骨之臣。
有些大臣知道泰州的情况,泰州四大家族权势滔天,朝廷派去的这些人不知能不能全身而退,担心自己子女一去不回,还是隔岸观火吧。
于是乎,真心想让儿子为国效力的进宫来找华文帝,极力推荐自己子女,想隔岸观火,看热闹的大臣闭口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