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是马良亲自写给张绣的。
“真是知弟莫若兄啊!”
张绣叹息一声,拿着加急的文书起身往后营军帐里走去。
可是当他跨步踏入马谡的军帐后,却发现军帐里空空如也。
马谡早已不告而别!
张绣无奈,只好具表申奏,将邺城的战况和马谡不辞而别,很有可能赶赴辽东去寻张辽的事,禀报江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陛下!”
江夏军营里,马良跌跌撞撞,掩面痛哭着来到周不疑的军帐,拜倒在地:
“幼常他果然不遵军令,招降了马超之后又不辞而别,前往辽东去了!”
马良将邺城发来的急报,呈上周不疑的军案。
两旁的文武群臣,无不惊骇!
“自主公自立江夏以来,还从来没有一个人敢公然违背他的军令呢!”
“就算是心高气傲的魏延,在主公的面前也是唯命是从,不敢有丝毫的违逆。”
“这马幼常,胆子也太大了吧!!”
“军前抗命,掉头之罪,这下主公只怕要震怒了……”
周不疑虽然爱民如子,但却执法最严,违法必究。
阶下众臣,一时之间尽皆心头紧张了起来。
虽然明知此事与他们无关,但想到周不疑的龙颜震怒,还是有些发自内心深处的敬畏。
“好!”
“很好!”
没想到周不疑听到马良的哭奏之后,丝毫没有惊讶的意思,更没有半点震怒。
他淡淡一笑,随手从桌案上拾起一封书信,目光从阶下群臣身上掠过:
“甘兴霸何在!”
喏!
甘宁背插宝剑,应声而出。
“你即刻派得力锦帆军,星夜将这封书信送到张辽的军前!”
甘宁起身向前,从周不疑的手里,接过了那封书信。
“臣这就安排人手,送往辽东!”
甘宁躬身拜辞周不疑,转身出军帐去了。
黄忠靠近赵云,低声向赵云问道:
“子龙,你说主公为何不用文聘走水路去辽东,却偏偏要用甘宁的锦帆军去送信?”
“当初张辽去辽东,可就是顺江东下,从海上漂往江东的啊!”
赵云轻轻一笑,低声说道:
“甘宁的锦帆军,皆是江洋大盗、海洋飞贼、或者江湖豪侠的背景,身手非凡,水陆尽皆擅长。”
“文聘的水军,走水路太慢,走旱路又并非他们所长。”
赵云语声微顿,更加低声的说道:
“由此可见,主公已经猜测到,很可能等书信送到辽东的时候,张辽的三军已经开拔,出海去征讨倭族去了……”
“所以他才选择水旱两路尽皆擅长的锦帆军!”
“难道你忘了,甘宁的锦帆军,当初即便是在江东水军之中,也是顶尖的存在?”
黄忠听得连连点头,对赵云的分析,深以为是。
跪在地上的马良,泣声道:
“幼常虽然违背主公的军令,但毕竟此去邺城,多少已经立下微功。”
“还请主公念他年幼无知,将来返回江夏之后让他将功补过,饶他一命……”
周不疑提笔在手,将舆图中悬于东方海上的几处岛屿,划入了大乾的版图。
“哈哈哈!”
周不疑弃笔在书案上,回头点头笑道:
“如果他能回来,我就饶他不死。”
……
辽东。
张辽带领十万兵马,横推高丽,往南一直打到海边。
高丽半岛六七个部落,尽皆被打散,只好臣服于大乾帝国。
水路上,巨鲲舰从辽东跨海横插,也已在海边等候。
张辽在海边驻军休整,挑选出精兵三千。
准备明日启程,亲自搭载巨鲲舰,东征倭岛!
“报!”
“报将军,江夏来人了!”
就在当天的黄昏时候,董小卓急匆匆来到张辽的军帐外,低声禀报道。
“江夏?”
“莫非主公疑心我不能成功,所以派人来助我?”
张辽心中顿起狐疑:
“不应该啊!”
“主公深明大义,智略无双,他若真的疑我,当初便不会让我独自领兵来辽东了……”
张辽虽然心中狐疑,但却不敢怠慢。
急忙起身,向着帐外对董小卓吩咐道:
“快请!”
“请他来帐中与我相见!”
董小卓应诺了一声,转身离去。
也就是一盏茶的时间。
随着脚步声渐近,一人大笑着迈步踏入军帐:
“文远兄,一向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