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我来现代当明星 > 第61章 云雷纹护符失效

第61章 云雷纹护符失效(1/3)

    霜降过后,明远书院里的银杏叶已落了大半,金黄色的叶片铺满了青石板路,踩上去发出细碎的声响。寒风从庭院穿过,卷起几片枯叶,在空中打了几个旋儿,又无力地落下。

    苏明远站在书院门口,望着空荡荡的街道,眉头不自觉皱起。往日的这个时辰,门前早已排起长队,都是前来请购云雷纹护符的人们。而今却只有三两个行人缩着脖子匆匆走过,连看都不看书院一眼。

    “先生,天冷了,加件衣裳吧。”年轻弟子陆文远为他披上一件外衣。

    苏明远点点头,目光仍停留在街道尽头。他来自庆朝,本是那年殿试的状元郎,一场意外让他穿越时空,来到这千年后的世界。凭借对古文化的精通,他在这个以传统文化为特色的明远书院找到了立足之地。云雷纹护符是他的主意——将古代纹饰与现代生活结合,既传播文化,又能维持书院运营。

    “文远,今日还是没人来请符吗?”苏明远问道,仍用着古代的措辞。

    陆文远摇头:“已经第五天了。先生,要不咱们去看看市面上的情况?”

    苏明远颔首,二人沿着长街而行。路过的几个书院弟子胸前仍佩戴着护符,但苏明远一眼就看出那不是书院出品的物件。那些护纹路整齐得过分,在光线下泛着塑料的虚假光泽,与他记忆中庆朝工匠一凿一刻雕出的木符相去甚远。

    “你们的护符从何而来?”苏明远拦住两个正要出门的弟子。

    两名弟子面面相觑,一人从领口掏出护符:“是从‘文创匠心’公司网上买的,先生。书院的护符太贵了,这个才卖二十九块九,还包邮。”

    苏明远接过那所谓的护符,指尖触到的瞬间,心下一沉。这木符轻飘无力,纹路呆板无神,云雷纹的转折处生硬得像是在嘲笑这门古老的手艺。他想起庆朝时,父皇命工匠为东宫雕刻的镇殿符牌,老匠人花了整整三个月,每一刀都凝聚着心神。

    “机器压模的,没有灵魂。”苏明远喃喃道,将护符递还。

    回到书房,苏明远打开那个被称作“电脑”的神奇方匣子,在“网络”上搜索。一系列刺目的标题跃入眼帘:《明远书院护符只是商业噱头?》《传统文化成了割韭菜的工具?》。一条条评论像利箭射来:

    “什么云雷纹护符,戴了三个月就裂了!”

    “古人的匠心,就值这点钱?”

    “明显是机器批量生产的,非要说是手工制作。”

    苏明远的手微微发抖。在庆朝,手艺人的名誉重于性命,一件作品的瑕疵足以让一个工匠家族蒙羞数十年。他闭上眼,仿佛又看见皇宫工坊里那些点灯熬夜的匠人,他们的额头上沁着汗珠,手中刻刀在木料上游走,每一道纹路都蕴含着对天地自然的理解。

    “先生,‘文创匠心’公司的李经理求见。”陆文远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苏明远整理衣襟:“请他进来。”

    李经理西装革履,手里拿着一个精美的礼品盒:“苏先生,好久不见。看来我们的合作很成功啊,护符销量三个月内翻了五倍!”

    “以牺牲品质为代价。”苏明远平静地说,打开礼品盒,里面整齐排列着二十个机器压模的护符,“这些不是真正的云雷纹护符。”

    李经理笑了:“苏先生,时代变了。手工雕刻一天能做几个?机器一天能压模上千个!成本低,利润高,市场欢迎啊。”

    “市场欢迎?”苏明远拿起一个护符,“这纹路呆板无神,木材粗糙未经妥善处理,连接扣都是劣质金属。这就是你们所谓的匠心?”

    “消费者要的是象征,不是真品。他们戴护符不是为了实际用处,是为了发朋友圈!”李经理凑近些,压低声音,“苏先生,我知道您是从古代来的,可能不太适应现代的商业模式。但我们公司确实靠这个项目赚了不少,如果您愿意继续合作,分成我们可以再提高五个百分点。”

    苏明远站起身,走到窗前。庭院里的银杏树在风中摇曳,几片残存的叶子顽强地抓着枝干。他想起庆朝那年冬,父皇命他巡视官办工坊,那年大雪纷飞,老匠人双手冻得通红,却仍然坚持每一刀都要精准到位。

    “您可知何为‘气口’?”苏明远忽然问道。

    李经理愣住:“什么气口?”

    苏明远转身,目光如炬:“机器压模的纹路没有气口,就像书法没了笔锋,诗词失了格律。护符的真正力量不在木材本身,而在制作过程中匠人倾注的心神与敬畏。你们的产品,徒有其形,失其神魂。”

    送走李经理后,苏明远立即召集书院弟子:“我们要去苏州一趟。”

    次日清晨,苏明远带着五名核心弟子踏上了前往苏州的列车。窗外景色飞驰,苏明远仍不习惯这种速度。在庆朝,从京城到苏州要走数月,沿途能感受气候的变化,土壤的不同,植被的更替。而现在,只需几个时辰。

    “先生,您为什么坚持要去找工匠呢?”坐在对面的女弟子林小雨问道,“现在都是机械化生产了,又快又便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