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破坏传统,是让汉服‘走出博物馆’。”设计师张卉走过来,她短发利落,眼神中闪烁着创造者的光芒。她指向衣襟处精细的纹样,“看,我用了庆朝的‘十二章纹’,但把日月星辰换成了现代卫星轨道。”
林婉儿微微吸气:“很大胆的创新。”
“传统不是用来供奉的,”张卉调整着模特的衣领,语气坚定,“它应该活在当下,呼吸这个时代的空气。”
后台另一侧,苏明远正对着一面全身镜整理衣冠。他身上是一件深蓝色改良款“状元及第袍”,保留了传统廓形,但面料采用了智能织物。最令人称奇的是胸前补子上的星图,既是古代天文图,也是巴黎夜空的实时投影,随着他的呼吸微微闪烁。
“苏老师,五分钟准备。”工作人员用英语提醒。
苏明远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抚过衣袖内侧——那里藏着一小块从庆朝带来的 inal 布料,是他悄悄缝进去的。这个秘密的联结,让他在这个光怪陆离的现代世界中保持着一丝根基。
他看着镜中的自己,恍惚间又回到了庆朝殿试后的赐袍典礼。那日阳光灿烂,皇帝亲手为他披上状元袍,丝绸厚重,绣着精致的云纹鹤补。而现在这件衣袍轻便许多,却承载着更重的使命——代表一个文明与另一个文明对话。
“紧张吗?”林婉儿走到他身边,轻声问道。
苏明远微笑:“比面圣时好些。至少台下不会有人因礼仪不周而治罪。”
林婉儿笑出声:“你越来越有幽默感了。”
“入乡随俗。”苏明远淡淡道,目光却飘向远处。他永远无法完全解释,那句玩笑背后藏着多少真实的记忆与比较。
台前音乐响起,秀开始了。透过幕帘缝隙,苏明远看到观众席上坐满了时尚界的名流,他们的衣着大胆前卫,与庆朝宫廷的华美截然不同,却同样彰显着身份与审美。
模特们依次登场。唐制齐胸襦裙采用了不对称设计,裙摆印着抽象的数字艺术图案;宋制褙子的暗纹竟然是二维码,扫描后链接着宋词赏析页面;明制马面裙与机车夹克混搭,刚柔并济;清制旗袍的开衩处绣着精致的电竞战队标志,传统与现代在此碰撞交融。
每一套服装登场,台下就响起一阵惊呼和掌声。闪光灯如星雨般闪烁,苏明远不禁想起庆朝元宵节的烟花,也是这样转瞬即逝的绚烂。
“苏老师,该你了。”工作人员示意。
苏明远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上T台。
灯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几乎令人目眩。他稳步前行,耳畔是相机快门的咔嚓声和隐约的赞叹。这一刻,与当年状元游街的场景何其相似——那时百姓夹道欢呼,抛洒鲜花,而现在则是闪光灯与掌声。
但当他行至T台最前端,准备按照排练转身时,一股莫名的冲动攫住了他。眼前是无数张陌生的面孔,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仰头望着他,期待着一个来自东方的表演。
然而这不是表演。这是他骨血中的文化,是他曾经每日践行的生活。
在意识做出决定前,身体已经行动了——他驻足,面向观众,双手合抱,微微躬身,行了一个标准的半揖礼。
刹那间,全场静默。
苏明远的心脏几乎停跳。他犯错了?在这个强调创新与前卫的场合,这个传统礼节是否显得突兀可笑?
但下一刻,雷鸣般的掌声爆发出来,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热烈。观众席中有人站起身,更多人跟着站起来,掌声如潮水般涌向T台。
苏明远直起身,眼中微微发热。他看到了不只是好奇或猎奇,还有真诚的欣赏与尊重。
后台监控屏前,林婉儿捂住嘴,眼中泪光闪烁。她身旁的张卉轻声道:“看,这就是我说的——礼仪的力量。”
台下一位法国时尚博主正在直播,她对着手机激动地说:“你们看到了吗?那个东方礼仪,不是任何设计好的pose,却比今晚所有造型都更有力量!这是一种从内而外的优雅!”
苏明远退回后台时,手心还在微微出汗。一位高挑的非裔模特对他竖起大拇指:“苏,那个鞠躬太美了。”
“谢谢,这是我们的传统礼节。”苏明远微微喘息,心情仍未平复。
“不,那是尊重,”模特真诚地说,“我能感觉到。”
压轴环节到来,八位模特分别穿着代表不同朝代的改良汉服登场。音乐转为融合古琴与电子乐的奇妙组合,灯光变幻中,这些服装仿佛真的穿越了时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