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寻常百姓甚至可以亲手触摸它们。”林婉儿站到他身旁,“这不是贬值,苏明远,这是民主化。文化不再被少数人垄断,而是成为全人类共同的遗产。”
“包括那日本老者背诵的《静夜思》?包括巴西人哼唱的改编旋律?”
“尤其是那些。”林婉儿坚定地说,“文化只有在交流中才能永生。你的音乐之所以动人,正是因为它既有着古代的魂,又融入了现代的魄。”
她指向长廊两侧:“看,一边是活字印刷,一边是数字书法。它们不是对立的存在,而是人类文明长河中的不同阶段。而这条长廊,就是那条长河的微缩景观。”
苏明远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确实,游客们自由地在古今之间穿梭,脸上没有他初来这个世界时的困惑与震惊,只有纯粹的好奇与欣赏。
“我花了三年时间才明白这个道理。”苏明远感叹道。
“但你终究明白了。”林婉儿微笑,“要知道,大多数人都困在自己的时代里,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能够跨越时空界限的人寥寥无几。”
远处又传来编钟的声音,这次是几个年轻人尝试合奏一首流行歌曲,虽然生疏,却充满欢乐。
“我想再写一首歌。”苏明远突然说,“一首真正融合古今的曲子。”
林婉儿眼睛一亮:“用编钟?”
“用编钟,用现代乐器,用一切可以发出的声音。”苏明远的语气越来越坚定,“让四百年前的我与现在的我对话,让东方与西方共鸣。”
“这就是我们建立这个‘文明长廊’的初衷。”林婉儿的声音微微发颤,显然被他的想法打动,“什么时候开始?”
苏明远最后看了一眼那些活字,转身面向长廊尽头祭天台模型的方向:“现在。”
接下来的日子里,苏明远沉浸在创作中。他研究编钟的音律特点,与现代乐器寻找共鸣点;他请教音乐学家,了解各国音乐的传统与演变;他甚至学会了使用简单的电子音乐制作软件,将他脑海中的旋律记录下来。
过程中,他常常想起庆朝时光。那时创作是为了科举功名,为了光宗耀祖,为了天子赏识。而现在,他只为内心那股无法抑制的表达欲——想告诉这个世界,时间与空间从来不是文明的界限。
一个月后,作品完成了。
首演地点就定在故宫地宫的文明长廊。没有大肆宣传,但消息还是不胫而走。当演出时刻来临,长廊里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面孔。
苏明远站在编钟前,深吸一口气。他看了一眼林婉儿,她站在直播摄像机旁,向他点头鼓励。
钟声响起,古朴浑厚。接着是现代电子音乐的和声,不仅没有削弱传统乐器的魅力,反而为它增添了时空的层次感。然后是二胡的加入,哀婉悠扬的旋律与编钟对话,仿佛是古今两个时空在交流。
最后,苏明远开口歌唱。他没有选择李白或苏轼的诗词,而是自己创作了新词,讲述一个穿越时空者的心路历程。旋律融合了古典与现代元素,歌词用中文写成,但在副歌部分,他加入了日语、葡萄牙语和英语的和声。
当最后一个音符在地宫中消散,寂静再次降临。然后,掌声如潮水般涌来,不同语言表达的赞美在长廊中回荡。
那位日本老者竟然也在人群中,他走上前来,用日语说了些什么。旁边的翻译解释道:“他说你的音乐让他想起了故乡的月光,无论是日本的月亮,还是中国的月亮,都是同一个。”
苏明远深深鞠躬,用刚学会的日语回答:“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谢谢)
巴西游客哼唱起旋律,很快周围的人也跟着哼起来,即使不知道具体的歌词,音乐本身已经传达了所有情感。
林婉儿结束直播,走到苏明远身边:“刚才的直播在线人数超过了三百万,来自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苏明远望着眼前各式各样的面孔,忽然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天下”。在庆朝时,“天下”指的是王土王臣;而现在,他看到了真正的天下——丰富多彩,和而不同。
“我从前总觉得自己是时代的遗民,是无根之萍。”他轻声对林婉儿说。
“现在呢?”
“现在我觉得,文化就是我的根,时间是我的土壤。一个人可以同时属于多个时代,多个文明。”苏明远的目光越过人群,落在那些活字上,“就像那些铅字,曾经印在宣纸上,现在显现在电子屏上,但表达的人类情感是相通的。”
林婉儿欣慰地笑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选择你作为文明长廊的代言人。因为你真正理解跨越时空的意义。”
夜幕降临,游客渐渐散去。苏明远独自留在长廊中,漫步在一侧是活字印刷、一侧是数字书法的通道上。
在长廊尽头,他停下脚步,手指轻轻抚过编钟的边缘。月光从特意设计的天窗洒落,为地宫笼上一层银辉。
忽然,他注意到祭天台模型前站着一个小身影。走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