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我来现代当明星 > 第13章 往生司旧址探密

第13章 往生司旧址探密(2/3)

明的传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来我们完全误解了往生司的性质。”老周激动地记录着,“他们不是追求长生不老的邪术士,而是文化的守护者。”

    通道尽头是一处广阔的地宫,四壁满是密密麻麻的刻字。手电光扫过,可见那些字迹工整俊秀,是标准的庆朝官体字。

    “这是...”老周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这些是失传技艺的记录!”

    队员们迅速展开工作,拍照、记录、分析。苏明远却怔在原地,目光无法从那些字迹上移开。这笔迹,这运笔的习惯,分明是...

    “苏教授,您来看这个!”小李的呼喊从地宫一侧传来。

    苏明远走过去,看到石壁上刻着“活字印刷改良法”几个大字,下方详细记录了制作方法与材料配比。他的手指不由自主地抚上那些字迹,脑海中浮现出自己在翰林院日夜奋笔疾书的身影。

    那时他刚中状元,年轻气盛,向皇帝上书建议设立“文明续存司”,专门收集整理濒危技艺。皇帝虽赞赏他的想法,却因国库空虚而未能立即实施。后来...后来就是战乱四起,他奉命南下督军,从此再不知那提议的下文。

    难道往生司就是根据他的提议设立的?那么门外的浮雕上的官员...

    “我们误解了往生司,”老周的声音响起,指着壁画上的匠人形象,“他们不是追杀者,是最早的文化守护者。”

    苏明远感到一阵眩晕,急忙扶住石壁。冰凉的触感从掌心传来,却无法冷却他内心的澎湃。如果往生司真的源于他的提议,那么这些石壁上的字迹,很可能就出自他当年的同僚之手,甚至可能有他自己的笔迹!

    “苏教授,您没事吧?”小李关切地问,“您脸色很苍白。”

    “无妨,”苏明远勉强站直,“只是有些缺氧。”

    他环顾地宫,目光掠过一段段文字:《琉璃烧制秘法》、《百锻钢淬火术》、《天工机括制》...整整三十七种失传技艺,如今静静地刻在这些石壁上,等待后人的发现。

    现代队员们在忙碌着,他们的设备发着光,他们的衣着如此陌生,但他们眼中的兴奋与敬佩,与庆朝学者发现古籍时的神情别无二致。

    苏明远走到“活字印刷改良法”前,仔细阅读那些文字。这种方法比当时通行的活字印刷更加精细高效,若在当年得以推广,或许能大大加速知识的传播。忽然,他想起现代办公室里的激光打印机,那种瞬间就能复制文字的神奇机器。

    古人与今人,都在为让文字流传而努力。时代变迁,技术革新,但人类对文明传承的执着,跨越千年依然相通。

    “直播设备准备好了!”一位队员喊道。

    老周点头:“开始吧,让全世界看看这个伟大的发现。”

    镜头打开,老周开始讲解往生司的真正意义与石壁上的发现。苏明远静静站在一旁,心情复杂。在他的时代,这样的秘密绝不会公之于众,而如今,千万人通过那小小的镜头就能即时见证这一历史性发现。

    “苏教授,来说几句吧?”老周突然邀请道。

    苏明远一怔,随即镇定下来,走到镜头前。他讲述着庆朝的文化与技艺,巧妙地避开可能暴露身份的细节,只以学者的角度分析这些发现的价值。

    直播结束后,小李兴奋地拿着平板过来:“苏教授,您看网友的留言!好多人被感动了。”

    苏明远接过平板,一条留言映入眼帘:“原来我们寻找的不是穿越的秘密,是千年来中国人对文明的执着。”

    这句话如重锤击中心脏。苏明远突然明白了自己穿越千年的意义——不是偶然,不是意外,而是一种文明的延续。他来自一个重视文化传承的时代,如今在一个同样珍视历史遗产的时代苏醒。无论是往生司的创立者,还是现代考古者,都在为同一件事努力:让文明的火种永不熄灭。

    “我想单独待一会儿。”苏明远对小李说。

    年轻人理解地点点头,留下他一人在地宫深处。

    苏明远抚摸着石壁上的字迹,轻声自语:“倘若往日同僚知他们守护的火种千年后仍在燃烧,该有多欣慰。”

    他从怀中取出那块状元玉牌,轻轻按在石壁一处不显眼的凹陷上——完美契合。

    霎时间,一侧石壁缓缓移开,露出一个小型秘室。室内只有一石台,台上放着一卷以特殊药液处理过的羊皮纸,千年不腐。

    苏明远展开羊皮卷,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那是他自己的笔迹!

    “余苏明远,庆朝三年状元,上书请建文明续存司,幸得陛下恩准,赐名‘往生司’,取‘往圣继绝学’之意...”

    他的手微微颤抖,继续阅读下去。原来在他南下督军后,皇帝确实采纳了他的建议,命他最好的同僚负责此事。往生司的创立者们深知战乱将至,特意选择了这处隐蔽地点,将最珍贵的三十七种技艺刻于石壁,以期后世发现。

    卷末,是他同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