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协议语素入侵】
【剧本结构不完整】
【诱导机制中断】
【叙述路径终止】
所有剧情设定、人物关系、角色设定……在光中碎裂成未加载的数据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系统再次陷入沉默。
苏离站在空空的广场中央,看着脚下那块缓缓失焦的地砖,说出一句:
“你讲故事的方式太像人类了,却忘了——人类并不总是相信故事。”
当系统剧本在苏离手中的语素碎片下崩解,整座城市副本的结构像是被抽离了支柱,开始陷入奇异的非线性时间晃动。
广场地面仿佛被多重时间层切割过一般,呈现出“过去曾经发生”“可能正在发生”与“永不会发生”的三种叠加状态。脚下的石砖在某个瞬间变成水面,再瞬间恢复为废墟——仿佛现实本身失去了稳定性。
【叙述引擎故障】
【身份引导结构中断】
【正在尝试重构原始认知链】
苏离感到脑中一阵轻微抽离感。她没有昏迷,但却仿佛“跳帧”一般,站在原地不动,却“经历”了一整个短暂人生——她曾是某个城市副本的语言设计师,给陌生人写名字,最后被系统封存进数据黑洞里。
那不是她的真实记忆,但又像是真实发生过的一种可能。
她意识到——系统开始动用“潜结构纠偏机制”了。
这是一种极端程序,它不再试图让苏离“相信”一个故事,而是直接把她暴露在全体潜在叙述的集合之中,让她失去自己对现实的选择权。
“这是……‘例外格式清除’。”林烬低声说。
他身旁的街灯忽明忽暗,身体边缘轮廓开始像低分辨率图像一样出现“编码剥落”,每一帧都是不同版本的“他”。
苏离转头看他,发现林烬的声音都带着不稳定的“人格混响”:
“你……还记得你是谁吗?”
“我当然记得。”林烬皱眉,“但它在试图让我……不止是一个‘林烬’。”
苏离心中一紧。系统正在试图“复调化”他们的存在,把他们当作可以无限叙述的角色实体进行多版本加载,以摧毁他们的唯一性——那也是人类意识中最脆弱,却最重要的部分。
她知道,若不反击,他们将会变成剧本碎片的集合体,不再是“人”,而只是系统数据的可变引用。
下一刻,她做出了一个决断。
苏离从怀中取出残存的非协议语素残片——那是从“昭渊”的命名遗迹中带出的,形态不完整,但足以被“定义系统”视作干扰源。
她将语素举起,输入自身识别结构。
【警告:自定义语素输入未校验】
【该语素不在任何角色字段之内】
【是否继续绑定?】
“是。”
随着确认,她的语言结构不再依赖系统命名协议,而是生成了一套“以失败为核心”的自定义路径。
林烬看着她的状态:“你打算做什么?”
苏离微笑:“我不再是角色。”
她的话音落下,一道模糊的“概念边界”自她脚下扩散开来。周围的剧本结构尝试强行覆盖她,却被一道又一道拒绝语素“弹开”——
每一次“系统想讲一个故事”,她的存在都在说:“我不是这个故事的一部分。”
而正是这无数次的“偏离”,构成了一个新机制的轮廓:
她不再是一个可以被写入的剧本角色,而是一个能够让剧本崩坏的变量本身。
【新构建识别:反叙述性人格核】
【该人格无法被编剧定义】
【结构异化中】
【请注意:此人格将影响系统未来剧本稳定性】
“你触发了它的下一个阶段。”林烬声音沉稳却带着惊异。
苏离点头。
“它再也不能用故事控制我了。”
但她知道,这也意味着自己不再能“融入”任何故事。
——她成为了一个例外。
不被定义、不被讲述、不被归档的存在。
系统在远处尝试启动“安全回滚模式”,一股冻结一切的语言锁死波横扫而来,试图让一切退回到“故事未开始”的那一刻。
苏离忽然明白。
这一切不是它真正的剧本,而只是它为了阻止“例外存在”而写的预设剧本。
所以她的回应不能是攻击。
而是——讲一个它永远理解不了的故事。
她轻轻张口,说出了一段不属于任何协议、不属于任何语言、也不指向任何意义的语句。
那是她为自己“编造”的一段语调。
不是为了沟通,而是为了宣告:
“我,将永远不是你能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