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离不急,她将句子拆成骨架,像把一支歌的旋律剥得只剩节拍:
“本体声明一:接下来的三句话,不含代词。”
“本体声明二:每句话落在不同的地上。”
“本体声明三:第三句话由第三人给出。”
她吸气,走第一步,踩在青砖上:“——存在,不靠指称成立。”
第二步,踩回磨石:“——拒绝,不靠谁听见成立。”
第三步,她侧身,把目光投向巷尾那道微风:“——回身,永远留给后来者。”
巷尾传来一个少年声,有点生:“——认了。”
像是哪个小子一直在听,憋红了脸,终于把“第三句”替她落了地。
风顺势一卷,理发店里那个“她”微微一笑:“明白了。”
她退回光里,就像把自己按回玻璃。
卡还在磨石上。
苏离这才伸手捡起,翻面——上面只有一行很轻的字:
【不是“我是我”,是“我不必是你”。】
“调试映像?”林烬问。
“像,又不像。”苏离把卡收好,“它不像系统,系统不会写这种句子。”
“那就当第三方。”林烬道,“第三方也会犯错,犯错就会露可救的缝。”
他看了看表,“延迟先关一半。0.25秒。再拖,你的副本会出现第二组重叠。”
“好。”苏离点头,拇指在面板边缘轻轻一滑,延迟数值落了一格。
空气的“厚度”松开了一点,公交站的两组倒计时终于错开,像两条互不理睬的鱼。
她正要出巷,一道完全不属于这个副本的女声从墙背后擦着她的肩滑过,近得像贴着耳骨:
【别走直线。】
短短两个字,带着真实的体温和慌张。
不是系统,不是回声,不是她。
像有人失手把一句话扔到了错误的窗口。
苏离停住,偏头:“——谁?”
墙那边没有回答,只有极轻的一下呼吸——像在捂嘴,像在躲。
半秒后,延迟把她的“谁”才送出去,空了;再过半拍,墙另一面响起一声鞋跟擦地的细响,远去。
“听到了?”她问。
“没有。”林烬摇头,“这句只给了你。”
“路给我,也许就是想让我踩歪。”她把“别走直线”默在心里,往前迈出斜斜的一步。
脚尖刚落,就避开了巷口一圈浅不可见的水渍——如果直行,会踩上,鞋底会滑,惯性会把她推回理发店的那一面。
她笑了,不大,像对看不见的人点头:“收到了。”
走出巷口,街上风声换了调。
公交站电子牌只剩一组倒计时,2分01秒。
理发店窗里只剩旋转椅,光把椅背照得像一枚平静的圆。
“下一步?”林烬问。
“把延迟当工具,不当护身符。”苏离握了握那张卡,“能落地就落地,能第三证就第三证。遇到真来救的人——不让他被我的延迟绊住。”
她抬眼望向街尽头:“还有——把‘别走直线’写进路书。”
“路书?”林烬挑眉。
“对,”她笑了笑,“给后来者。”
他们并肩走进人流。
在他们背后,巷子墙皮悄悄落下一片极薄的灰,落在磨石上,刚好盖住一圈水印——
像有人把两段时间的接口,用一枚非常小的贴纸封好。
苏离没有立刻追上林烬。
她的脚在原地停了几秒,那句【你是延迟的那一个】像一条尚未消散的余温,挂在神经末端。
那不是调试映像会说的话——太直接,也太像一个真实的人。
“别愣着。”林烬低声催她,“副本的延迟区很不稳定,一旦同步机制重启,两个你都会被拖进合并进程。”
“如果我被合并了呢?”苏离忽然问。
林烬看了她一眼,“那你就会成为‘它’,而不是‘你’。”
两人转进小巷。
这条小巷原本是通往旧货仓的捷径,但此刻它像是被切成了两半——左边的砖墙潮湿斑驳,空气里有油漆和灰尘的味道;右边的砖墙却干燥崭新,甚至挂着刚涂上的广告牌。
“同地异景。”林烬低声说,“两个版本的副本在延迟中重叠,但数据源不一样。”
苏离伸手碰了一下左边的墙,冰凉而粗糙;又碰右边的墙,微温而光滑。
这不是视觉幻觉,而是真实存在的两套物理反馈。
“这也是你延迟信号的效果?”她问。
林烬摇头,“这不是我能制造的。是有第三个源在往这里投数据。”
“第三个源?”苏离挑眉,“去中心化副本?”
林烬没回答,只伸手指了指巷口的一块黑色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