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乐园边界 > 屋檐内战:居民要走到哪里去?

屋檐内战:居民要走到哪里去?(3/4)

知谁起头,摊贩们很快把这个场面演成了半出闹戏:

    卖铁器的用扳手敲边,敲出“咚咚”两声,唱道:“不决定,人就变扁——”; 卖香料的往空中一抛,桂皮和小茴香在阳光里转着圈落下; 卖布的把彩条抛成虹,说:“决定不等同于正确,但不决定就等同于别人替你正确。”

    笑声里,脚步往外走的“胆”涨了一点。

    荒诞,但好使。

    ——人性偶尔是被好笑救出来的。

    假守门人当然不肯善罢。

    他们换了招:把**“条款布”**从怀里拽出来,像舞龙一样铺成一条白带,挡在金光与蓝线之间。

    条款字密密匝匝,一条接一条,把“走”拆解成千百个“先……再……”——

    先评估、再预约;先培训、再适应;先签署、再试用;先缴清、再考虑。

    字像牙。

    咬得人心软。

    苏离没有硬撕。她绕到白带边上,低头把地看了一圈,选了个最不起眼的石缝,敲了敲地:

    【借地签名】

    她抬眼看向人群:“要走的、要回的、要等的,都可以在地上签。

    签名只有一条:用脚签。

    签完,条款布才有资格跟你说话。”

    第一双脚落下去的是修伞老人。

    他把鞋尖在石缝里一磕,磕出一道不太直的划痕:“老头子姓董,这一步,董某的。”

    第二个是卖糖葫芦的,鞋印歪歪扭扭,蘸了糖:“我叫轱辘,甜一点再走。”

    第三个是一个年轻的母亲,她把孩童抱高,让孩子的小鞋在“回身位-二号”上印了一下:“还小,但这一步也算他的——我不替他签,他自己签。”

    脚印越印越多,条款布像不合适的裤腰,被签名撑大了,字没那么紧。

    假守门人按住布边,笑容里第一次露出了不耐。

    【借地签名:有效】

    【条款密度:降低】

    【群众恐惧:缓解】

    这时,屋外的那道蓝线屋檐重新亮了一下。

    它像是在对苏离“点头”,又像在说:“这边也有人。”

    蓝线后方,有一个与她迄今见过的任何结构都不同的场域:

    它的边不规整,像被许多不同的手缝过; 它的地不是一色,暗处是石砾,亮处是木板,再过去还有水面; 最奇特的是,它的规则不是写在墙上,而是挂在每个人的腰间,像一枚小小的牌。

    有人走过来,轻轻把牌翻给她看:

    【三地原则:脚下之地、说话之地、回身之地,缺一不谈】

    ——和她的“地”很像,但并不一样; 她写在墙,他们挂在身; 她是“零代词会话”,他们是“多地对位”。

    另一个去中心化屋檐,在向她打招呼。

    蓝线场域里,一个瘦高的青年抬起下巴,示意她:“愿意互不吞并,交换‘守地法’吗?”

    苏离没有急着应。

    她知道,这一步一旦踩错,不只会把自己屋里的人送成对方的数据,还会让系统顺藤摸瓜,把“多屋檐网”一锅端。

    她在屋檐协议里写下四个字:“先小后大”。

    然后挪开半步,让开金光,只放一条窄窄的缝——一人宽。

    【试行互通:单人、单事、单次】

    【互不吞并:双方不得在对方地名上加前缀】

    【互为第三证:只证“不说谎”,不证“对或错”】

    蓝线那侧的人笑了笑,露出一颗掉了半边釉的门牙:“行。”

    第一位试行互通的,竟是油纸伞女子。

    她回头朝苏离点头,意思分明:我自己走的,我自己回来。

    她踏进蓝线,又在蓝线内也踩了一脚“回身位”,把“回”的权利刻在两边。

    系统界面像被两根手指轻轻捏住,出现了一行它自己都不太确定的字:

    【跨屋檐往返|自述存在|不可归档】

    它第一次承认:有一种来回,不属于它的路书。

    好消息刚落地,坏消息就从市集另一头撒着花跑来——

    假构件摊位换上了新货:“一键复制你的屋檐协议”。

    摊主举着扩音器,笑得眉眼弯成两条月牙:“正版协议太贵?我们有相似款!四项规则,九折加送‘贴心回头票’!”

    这回人群没那么容易晃了??

    刚在地上签了名的修伞老人拿扳手敲摊面:“你这协议里‘回头票’三个字,昨天刚被判‘假’,还拿出来卖?”

    卖香料的在空气里撒了一把胡椒:“咳!假货先打喷嚏!”

    笑声哄的一片,摊主脸上的粉扑扑掉一半。

    假守门人这才露出真火,开始清点“非法步伐”,准备把“借地签名”的脚印抹平。

    他们举起一块块干净的抹布,擦一处,字就淡一处。

    苏离若是冲上去正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