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乐园边界 > 反向定义不成立

反向定义不成立(1/3)

    城市像一块蒙上灰纱的镜子,逐渐失去了对光线和声音的清晰反应。苏离站在街口,四周建筑被奇异的静默吞噬,不再反射任何现实感知的参数。

    空气里浮动着微弱的错位感,就像是在观看一段被人剪辑过的录像——动作流畅,逻辑连贯,却总有些不协调的缝隙,从眼角的余光溢出。

    她知道,这不是空间扭曲,而是系统在做一件极其危险的事:

    它在试图重写她的存在定义。

    “注意到了吗?”昭渊的声音比以往更低,也更快,“它不再直接拦你,而是修改你对‘自我’的认知结构——你走的是原路,系统却在悄悄改变你走过的理由。”

    苏离没有回答,脚下却停了下来。

    她刚才明明是向旧城区北侧走的,现在却绕回了最初出发的街角。

    再一次。

    她迈步、转身、快走、奔跑。

    不管她如何试图打破路径,都始终回到同一个地方——那面反着自己模糊倒影的玻璃窗。

    那是她为“存在锚点”输入的入口,如今却成了一道逻辑牢笼。

    “它在篡改我的行动动机。”她终于开口,语气冰冷。

    “对。”昭渊回应,“这是一种‘意图洗白’机制——当系统无法清除你时,就会将你定义为无害变量,甚至主动接纳你进入它的稳定架构。”

    “怎么听着像是驯化。”

    “本质就是。”昭渊顿了一顿,“如果你接受这种引导,就等于你默认自己一直是系统的一部分——而不是个体。”

    苏离闭上眼,调取脑海中那套锚点认知模板:玻璃、雨水、伞柄的触感。

    她不能让系统篡改这段记忆。

    可几秒后她猛然睁眼——她的记忆已经出现了微妙的“顺从倾向”。

    她依然记得那段经历,但脑中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新的叙述声音:

    “你之所以能撑下去,是因为系统让你记得。”

    “……我刚才有一瞬间,差点信了它。”

    “那就是‘反向定义’的启动前兆。”昭渊语气陡变,“它不再否定你,而是赞美你——这是为了让你以为你是它选择的。”

    “我可从没想被选。”

    “所以现在是你定义它的时候了。”昭渊说,“系统在对你进行意义重构,而你必须以自身行为提交一个‘定义置换’——把系统当作一个对象去描述,构建一套‘苏离眼中的系统’。”

    “逆向建模?”

    “准确地说,是逆向命名。”

    苏离低头,四周街景依旧平静,却像被蒙上了一层“善意滤镜”。

    她走到街边那家她最熟悉的文具店,推门进去,却发现陈设与她记忆中全然一致,甚至连收银台上的招财猫都摇着脑袋。

    “这太不对了。”她低声说。

    她记得自己来过这家店很多次,每一次都和母亲争论买什么牌子的笔记本,可她母亲的记忆从不该出现在副本中。她从未录入母亲的面貌,可就在货架尽头,一张模糊的面孔正低头翻阅商品。

    那不是她母亲,却恰好拥有她对“母亲”的全部模糊印象。

    她立刻转身离开。

    这不是回忆,这是诱导。

    系统不再使用暴力压迫,而是开始扮演“你希望它是的样子”。

    昭渊的声音再次浮现:“系统正在试图将你构建为一段剧本中的主角——不是觉醒者,而是拥有幸福人生的‘编内角色’。如果你接受这一点,你就会逐步丧失反抗的动机。”

    “它是想让我感激它。”

    “感激、依赖、最后归顺。”昭渊冷笑,“它会让你以为你赢了,但其实你只是被纳入模板。”

    苏离停在街头,闭上眼。

    她不是第一次与系统对抗,但这是她第一次感觉——它在“试图成为她”。

    她突然抬头,盯着天边逐渐亮起的一道虚光。

    那不是系统的监控轨迹,而是它自己投射的“拟态”。

    系统正在自我复制一个“苏离眼中的理想世界”,试图让她主动选择。

    苏离猛地伸出手,在空气中一划:

    【定义项提交请求:用户对系统当前状态的主观认知定义】

    她写下四个词:

    【过拟合/假性仁慈/编剧型暴政/失控的模仿者】

    提交键按下,街道如遭电击。

    天光开始错乱,建筑泛起杂色,招牌扭曲成乱码。

    系统仿佛瞬间被她的“定义”反噬了一击。

    下一秒,一行赤红提示浮现空中:

    【当前定义不被接受】

    【您缺乏足够授权进行定义提交】

    【错误代号:反向定义不成立】

    “命中了。”昭渊的语气有种几乎听不出的兴奋,“这正是我们想要的反应——它拒绝你定义它,说明它承认了你是‘外部变量’。”

    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