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贫道鹿清笃,自神雕开始剑荡诸天! > 第182章 金庸笔下的规则怪谈

第182章 金庸笔下的规则怪谈(1/2)

    当赵昀的丧礼按照皇家礼制彻底结束,定庙号为理宗皇帝,正式葬入陵寝之后,作为太子的赵祺也正式登基,改元咸淳。

    因为没有了贾似道等奸臣的蒙蔽,再加上鹿清笃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加上陈方这个如今的皇帝贴身太监的配合,那些朝中歼侫小人根本就无法上达天听。

    反而那些忠臣之言,治国之策,都能够顺利的被送到赵祺的玉案之上。

    就比如之前因为驳斥鹿清笃的原因,而被贬岭南的陈文龙,如今再被召回临安之后,针对军备民生接连上书,提出来许多可行的改革方案。

    最后,赵祺因为自身智力精力的确有限,索性撒手不管,放权给底下,把百官所书奏折,按照分类发给三省六部,然后再由几位持重谋国之臣组成内阁,让他们讨论出个所以然之后,他这个当皇帝的只需要盖上玉玺龙印就好。

    这是鹿清笃参考明朝体制想出来的法子,虽然后期可能会不可避免的走偏,但一个新的政治体制,至少在刚刚诞生的时候,对一个国家的作用无疑是正向的。

    于是乎,在这种百官用命,朝政清明的前提下,原时空被史学家批评为“周赧、晋惠之流,色荒已足亡国,况拱手权奸”的昏君。

    竟然在百姓口中,成为了那种敢于放权,生性宽和,信任忠臣的仁君了。

    不少人将其比做春秋之时的齐桓公,而百官们则一个个挣着要去当赵祺的管仲,希望以此成就一场君臣佳话,名垂青史。

    在这样的气氛之下,整个大宋焕然一新,尤其是在鹿清笃这位天师,当他依据后世历史,提出的种种改革得以推行下去之后。

    如今的大宋,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国力蒸蒸日上,鹿清笃也终于有信心率领这样的大宋军队,去战胜那蒙古的虎狼之师了。

    “鹿郎,一年不见,想我没有啊?”

    随着一阵香风扑鼻,于一年前回归昆仑的苏云岫、潘晴儿二人再次来到临安,与鹿清笃重逢。

    “苏教主,这一年间,咱们明教发展的是否顺利?”

    鹿清笃正在看丐帮从北境传回来的情报,忽略了潘晴儿的玩笑,直接询问起苏云岫。

    自从度宗皇帝继位,鹿清笃就通过朝廷的力量,想方设法扶持明教,虽然大宋与昆仑相隔千里,但有了一个国家的支持,明教的发展速度也远远要快于历史上的进程。

    “亏得鹿左使,如今我明教教众不下十万,虽然不能说个个都是以一当百的精锐,但能战敢战者,亦不下五万之数。”

    想到如今明教的盛况,最为教主的苏云岫甚至有些恍惚,说来也是奇怪,明明当年的明教就是被北宋赵氏覆灭,才不得不退居昆仑休养生息。

    可如今兜兜转转,明教又是幸亏有大宋朝廷的扶持,才恢复了当年的盛况,甚至整个明教的实力还更上一层楼。

    其实苏云岫的话已经是保守了,她只说了正式入教的教众,却没有说如今蒙古内乱,各路宗王征伐不休,导致民不聊生。

    于是乎,明教趁机,靠着大宋朝廷给予的大量金银,以昆仑山为中心,到处救助四方民众,传播明教“弥勒救世”的教义。

    可以说,虽然没有正式入教,但如今蒙古、西域乃至雪域高原,信仰明王的人已经比信仰佛教的人都还要多了。

    听着苏云岫的描述以及潘晴儿的补充,鹿清笃分析道:“如此,加上我全真教在蒙古境内的发展,能够形成战力的教众加起来,也不下十万之数了。”

    “是啊,到时候里应外合,大宋自南向北出兵,咱们明教和你那全真门人自蒙古内部举事,何愁大事不成?”

    潘晴儿兴奋的附和着,显得格外兴奋,“那么鹿郎,大宋准备什么时候出兵,要知自徽钦二宗‘北狩’,黄河以北大半宋土沦为异族统治。

    而燕云之地,更是自石敬瑭将其割让给契丹后,距今已有近三百余年,这三百余年间,北地汉民被异族统治欺凌,无一日不盼着重归华夏,大家可是都等急了啊。”

    鹿清笃在蒙古待了五年,自然知道在北方汉民过的都是什么日子,可以说除了生活在忽必烈治下的汉民还能勉强过活之外,其余的汉民根本活的连人都算不上。

    “快了,快了,如今大宋兵强马壮,朝廷上下和睦,朝居清明,朝中百官都主张北上进兵,在收复失地的同时,收复燕云十六州,竟太祖皇帝未竟之功。

    现在只是对于让何人领兵尚有争议,毕竟大宋自来重文轻武,想要找到一个足矣统帅三军的人,实在是不容易。”

    其实鹿清笃心里有一个人选,那就是他的师兄,当年的蒙古西征军右军元帅,郭靖郭大侠。

    要知道,郭靖长在蒙古,又曾经率领蒙古大军西征,助成吉思汗灭掉了花剌子模国,自然是不缺指挥大军团作战的经验,而且十分了解蒙古的军制和战术特点。

    同时,咱们这位郭大侠助守襄阳多年,对于宋军的战斗方法,军政军制也完全不陌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