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见到她时的样子,想象着他们一起去看故宫、天坛的场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可是,到了北平城,林晚星却没有找到沈书言。她四处打听沈书言的消息,却一无所获。她去了沈书言曾经提到过的学校,去了他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都没有沈书言的踪影。
就在林晚星快要绝望的时候,她在北平城的一个医院里,遇到了沈书言的一个战友,老张。老张告诉林晚星,在抗战胜利前夕,沈书言的小队在一次战斗中遭到了日本兵的伏击,沈书言为了掩护队员们撤退,身受重伤,被送到了后方医院。后来,他又被调到了北平的这家医院继续治疗。
林晚星听到消息后,立刻跟着老张来到了沈书言的病房。推开门,她看到沈书言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腿上打着石膏,胳膊上也缠着绷带。虽然他看起来很虚弱,但那双眼睛依旧明亮,充满了坚毅。
“书言!”林晚星轻声喊道,泪水瞬间模糊了双眼。
沈书言听到声音,转过头,看到林晚星,眼里露出了惊喜的神色:“晚星,你怎么来了?”
林晚星快步走到病床前,握住沈书言的手,哽咽着说:“书言,我好想你,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沈书言笑了笑,虚弱地说:“晚星,让你久等了。我答应过你的,一定会回来娶你,我做到了。”
原来,在那次伏击战中,沈书言虽然身受重伤,但他凭借着顽强的意志,活了下来。他一直在医院里治疗,因为伤势严重,无法联系到林晚星。直到最近,他的伤势才有所好转。
林晚星留在了医院里,照顾沈书言。她每天给沈书言擦身、喂饭、读报纸,陪他聊天。沈书言的伤势在林晚星的照顾下,恢复得很快。
一个月后,沈书言出院了。他带着林晚星和李氏,去了故宫、天坛,兑现了他曾经的承诺。站在故宫的太和殿前,林晚星看着身边的沈书言,心里充满了幸福。她知道,他们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和分离,如今终于可以在一起了。
第六章 岁月静好
抗战胜利后,沈书言放弃了留在军队的机会,选择了回到学校继续读书。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林晚星则在北平城的一所小学里当了一名老师,她想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孩子们,让他们能够健康成长,不再经历战争的苦难。
民国三十六年,沈书言和林晚星在北平城举行了简单的婚礼。没有华丽的婚纱,没有盛大的宴席,只有几个亲朋好友的祝福。但林晚星却觉得很幸福,因为她终于嫁给了自己心爱的人,实现了他们的约定。
婚后的生活很平静,也很幸福。沈书言每天在学校里读书、学习,林晚星则在学校里教书、育人。他们一起上下班,一起做饭、洗衣,一起散步、聊天。周末的时候,他们会带着李氏去北平城的各个地方游玩,享受着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沈书言成为了一名大学教授,他致力于教育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林晚星也一直在小学里教书,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被评为了优秀教师。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沈书言和林晚星都已经白发苍苍,但他们的感情依旧很好。他们住在北平城的一个老四合院里,院子里种着各种各样的花草,还有一棵老槐树,是他们刚结婚的时候种下的。
每天早上,沈书言都会陪着林晚星在院子里散步,看着日出;傍晚的时候,他们会坐在老槐树下,回忆着过去的岁月。他们想起了在永定河畔的初遇,想起了在敌后的艰苦斗争,想起了分离时的思念和担忧,也想起了重逢后的幸福和喜悦。
“书言,你还记得吗?当年你在永定河畔问我去北平城的路,我还给了你两个玉米饼。”林晚星笑着说。
沈书言点了点头,温柔地说:“当然记得,那两个玉米饼,是我吃过最好吃的东西。如果不是遇见你,我可能早就饿死在半路上了。”
“你还记得你答应过我,等抗战胜利了,要娶我,要带我去北平城看故宫、天坛吗?”林晚星又问。
沈书言握住林晚星的手,认真地说:“我当然记得,我答应你的事情,都做到了。晚星,谢谢你,谢谢你一直陪着我,不管是在最艰苦的岁月,还是在现在的和平年代。”
林晚星靠在沈书言的肩膀上,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书言,不用谢,能和你在一起,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
夕阳下,老槐树下,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相互依偎着,他们的身影被夕阳拉得很长很长。永定河的水依旧在缓缓流淌,仿佛在诉说着他们那段跨越了岁月的爱情故事,也诉说着那个烽火年代里,无数中国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自由、独立,所付出的牺牲和奉献。而沈书言和林晚星的故事,就像一首悠长的歌,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流传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