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少年歌行,开局李寒衣芳心沦陷 > 第244章 八百里加急,血书求援

第244章 八百里加急,血书求援(1/2)

    先前还气势汹汹的韦氏党羽,此刻也面如土色,哑口无言。

    皇帝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猛地看向刚刚被内卫“扶”起、瘫软在御阶旁的李恪。

    李恪脸上残留着泪痕,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疯狂与怨毒。

    他猛地挣脱内卫的搀扶,挣扎着跪直身体,对着皇帝重重磕头,声音嘶哑却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悲壮”:

    “父皇,云州危在旦夕,数万军民命悬一线,儿臣…儿臣自知罪孽深重,百死莫赎。

    然,值此国难当头,儿臣恳请父皇,允儿臣戴罪立功,儿臣愿亲赴云州,统兵御敌,以血肉之躯,筑我大唐长城。

    若不能击退突厥,收复失地,儿臣…甘愿战死沙场,以死谢罪,求父皇…给儿臣一个赎罪的机会。”

    他抬起头,额头鲜血淋漓,眼神却“坚定”无比。

    此计极毒,若允,李恪掌控兵权,或阵前投敌,或拥兵自重,后果不堪设想。

    若不允,坐视云州沦陷,李恪更可借此煽动舆论,指责朝廷见死不救,置他于“忠臣良将”的境地。

    皇帝的目光,如同沉重的磨盘,缓缓扫过满殿神色各异的文武百官。

    最后,那深邃、疲惫、又带着最后一丝审视的目光,落在了丹墀之下,那个风尘仆仆、血迹未干、手握青莲长剑的身影之上。

    压力,如同泰山压顶。

    援兵?

    京城精锐需防备李恪狗急跳墙和韦氏余孽。

    仓促间谁能挂帅?

    谁能担此力挽狂澜于既倒的重任?

    谁能…在一天之内,逆转这倾颓的北境危局?!

    大殿内,落针可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白身上。

    宣政殿内,死寂如墓。

    皇帝那句诛心之问的回音,如同冰冷的毒蛇,缠绕在每一个人的心头,令人窒息。

    百官的视线凝固在龙椅下那几样触目惊心的铁证上,染血的羊皮纸、韦妃的亲笔密信、狰狞的雷鸟襁褓、阴森的玄蛇令牌。

    真相太过骇人,如同惊涛骇浪,瞬间冲垮了所有固有的认知堤坝。

    龙椅之上,李世民胸膛剧烈起伏,赤红的双目死死盯着那枚襁褓碎片上振翅欲飞的雷鸟徽记。

    那不是愤怒,而是一种被最信任之人背叛、被最深阴谋愚弄的、混杂着震骇与彻骨冰寒的痛楚。

    他猛地闭上眼,再睁开时,眼底的暴怒已被一种深沉的、令人心悸的疲惫和决断取代。

    “来人!” 皇帝的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老奴在!”

    一直如同影子般侍立在龙椅侧后、须发皆白的老太监高湛立刻躬身。

    “高湛!”

    李世民的手指向瘫软在地、面无人色的李恪,指尖因用力而微微颤抖。

    “即刻带人,搜查韦妃寝宫,掘地三尺,所有书信、暗格、密室,一物不留!给朕搜!” 命令斩钉截铁,如同寒冰坠地。

    “遵旨!”

    高湛眼中精光一闪,没有丝毫犹豫,躬身领命,带着一队早已准备好的、眼神锐利如鹰的太监,如同无声的潮水,迅速退出大殿,直奔后宫方向。

    皇帝的目光扫过殿内噤若寒蝉的群臣,最终落在李恪身上,声音冷得像西伯利亚的寒风:

    “三皇子李恪,言行失当,禁足…于王府!

    无朕手谕,任何人不得探视!王府内外,由金吾卫统领…王彪!”

    他目光如刀,射向丹墀下脸色煞白、冷汗涔涔的禁卫统领。

    “亲自带人看守,若有差池,提头来见!”

    这既是禁足,也是变相的控制与看押,更是对王彪忠诚的试探。

    王彪浑身一颤,感受到那目光中的杀意,哪敢有半点迟疑,扑通跪倒:

    “末将…末将领旨,誓死看守王府!” 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惶恐。

    他手一挥,几名心腹禁卫立刻上前,几乎是半拖半架地将失魂落魄、连挣扎都忘了的李恪带离了宣政殿。

    李恪在被拖出殿门的瞬间,似乎被门槛绊了一下,踉跄中猛地回头,那双空洞的眼睛死死盯住李白,没有恐惧,没有哀求,只剩下一种刻骨铭心、怨毒如九幽深渊的诅咒。

    他嘴角极其诡异地向上抽动了一下,无声地蠕动了几下嘴唇,仿佛在说:“你…赢不了…焚城…一起…死…” 随即被彻底拖入殿外的阴影之中。

    皇帝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压下翻涌的气血,目光重新投向李白,声音依旧冰冷,却多了一丝探究:

    “李白,将你昨夜静思殿所历,及这些‘证据’来源,给朕…详!细!道!来!”

    李白神色平静,迎着那审视的目光,条理清晰地将终南山问道李淳风、玉佩指引静思殿、殿内遭遇玄蛇卫伏击、发现母亲遗骸、血书、以及最终寻获铁盒内密信、襁褓碎片和玄蛇令的经过,简明扼要地叙述了一遍。

    他语气沉痛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