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明:我姐是马秀英 > 第456章 咚

第456章 咚(1/2)

    而就在众人还在思考,还在疑惑,还在震惊之中。

    怎么都想不明白宋濂他此举到底为了什么时。

    宋濂忍着头部的眩晕抬头,“臣濂诚惶诚恐,稽首再拜!”

    咚——

    又是一声闷响,宋濂面朝地面大声说道。

    “臣观历朝历代祸乱之源,纵观当今政事朝局之利弊,尝夜不能寐,食不能安。”

    “而今我朝逆相胡惟庸,结党营私,以权谋私,欺上瞒下,罪无可恕,震惊朝野,轰动四方。”

    “臣闻之痛心疾首之余,亦深感本朝丞相之制疏弊更盛于人祸!”

    “丞相之制始于春秋,成于秦汉,然不久便生霍光、曹操等悖逆窃国专权之流,载于史册,警醒后世。”

    “后传至盛唐,另设三省相制,宋官家又以前朝之弊,另设枢密院分其兵权,所行皆以防权臣窃权害国。”

    “而逆相胡惟庸以陛下恩宠,得任丞相之尊,不思报国,不思君恩,外结卫所军官,内蓄兵甲私兵。”

    “包藏祸心私自阅览各方奏疏,以己私愿藏匿军国急务,其势其心其行已然是以臣僭君之权!”

    宋濂的话宛若一柄柄锋利的尖刀,刺入在场文武百官的心头。

    哪怕是往常不关心此事的勋贵,在听到宋濂的这些话以后,也是忍不住在额头冒出阵阵冷汗。

    特别是那些在平常私下里,与胡惟庸有往来的勋贵。

    此时更是吓得浑身都开始颤抖。

    胡惟庸案刚被揭发之时,因为先前马世龙的那一场鸿门宴,还有对嫂子马秀英的尊敬,他们纷纷都断了与胡惟庸的关系。

    更是从心底里生出对胡惟庸的厌恶。

    恨不得直接拔刀砍上他几回。

    而等到案子爆发,上位下旨命锦衣卫着手彻查,他们也只是在心中幸灾乐祸。

    看着那么多人抄家灭族,被流放千里,女眷为奴为婢。

    他们也只是觉得他们就是活该!

    从来没有仔细去留留意胡惟庸究竟犯了什么错。

    只觉得他对顺子有祸心,甚至还想牵连嫂子,那就是该死,就是十恶不赦!

    用如何残忍的刑罚都是应该的!

    直到今天,此时此刻。

    亲耳听到了宋濂的这番话,才忽然明白过来,这胡惟庸究竟该死在何处。

    就算他没有惹顺子,没有想牵连嫂子,就算现在的皇帝不是上位,换成其他什么人来坐江山,他也是必定要千刀万剐。

    绝无生还苟活的可能!

    同时这些个勋贵军侯,也是忍不住扭头看向马世龙,眼中的感激之情几乎都要化为实质溢出来。

    顺子好像又救了他们一命。

    这他娘的!

    早知道前几天,就该多拿些银钱出来,多到大街上去撒!

    不过好像也什么关系,孩子后面是要办百岁宴呢。

    到了时候可要好好表现一回,绝对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必须要好好的给顺子备份礼!

    这他娘的要是当时顺子没拉他们一把,就算是免死铁券都不一定能顶用!

    胡惟庸这狗日的东西,做的那些事明摆着是想要造反啊!

    而反观文官一列的反应,比起勋贵们更是复杂多样,神情脸色用个不恰当的比喻就是数不胜数。

    宋大人(老师),言辞如此犀利。

    是完全铁了心的要废除丞相之制啊!

    而且看这字里行间散出的味道,根本不像是临时起意,明显是经过仔细推敲琢磨的。

    甚至还做过专门的调查,才最终写成这么一份详明的奏折。

    可是不应该啊。

    宋濂身为士林领袖,浙东一系的门面人物。

    在朝中有无数门生故吏,所行所言,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自身又在朝中宦海沉浮多年,做事绝不可能临时起意,特别是这样大的事情,足以颠覆整个朝堂的饿大事。

    就算真的要做。

    也一定会与麾下门生商谈,最起码通通气,在朝上此刻给予些助力。

    可看眼前的情况,宋濂他谁没说。

    这不像是他的宋濂性情。

    那这么猜测的话,难道此事不是他自己要做?

    有些人已经想到了其中关键,抬头看向龙椅之上的那个身影。

    原来是陛下,是他容不得丞相之制,也只有他才能驱使宋濂宋大人,做出这般他不可能做的大事。

    今天这个场面看样子也是设计好的。

    灭国之功,凯旋之师,又以这样一个士林之首上奏,细数胡惟庸悖逆之举,进言废立丞相之制,改设内阁再合适不过。

    他们之中谁敢反对?

    胡惟庸案可还没有盖棺定论呢。

    给要反对,维护这丞相之制,岂不是正好是那逆相党羽?

    可能此时整个奉天殿,对此事完全无感,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