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明:我姐是马秀英 > 第439章 突生喜事

第439章 突生喜事(1/2)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马世龙开始一边照顾媳妇,一边按照五军都督府的留档军报,从大明百万雄军之中筛选武院学子。

    五十名勋贵子弟是最容易选的。

    大明虽然是有许多勋贵不假,但地位稍低的那些,他们后辈子侄肯定是轮不到第一批的。

    前后位次,在军中在勋贵集体里,是绝对不能乱不能错的,要不然用命才换来的军功爵位,还有什么意思?

    而地位高勋贵家中后辈子侄,适龄的也就只有那么些。

    林林总总,五十个人选,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全部选定,而且还能够让所有人都可以接受。

    而后便是那大头的五百名学子。

    这可是个真正的大工程,用了马世龙七八天的时间,才最终敲定好名单。

    其中的一小部分,大概有八九十个,是大明各个公侯的麾下亲信,人情世故到哪都是不可避免地。

    但就算如此马世龙也是有底线的。

    这把就是个人都是有实际功劳,打过仗,见过血,砍过脑袋的骁勇悍将。

    沾了关系的光,但自身也绝对算是块好料好钢。

    而剩下的四百余名学子,马世龙从五军都督府一封封战报中,逐一细致筛选,战功赫赫的中低层军官,骁勇善战立有战功的军士。

    待到选好人之后,马世龙又让人借用朱标太子的名义,去到兵部和户部调出了其和家眷的户籍。

    最后一并送到锦衣卫,让他们仔细查清个人性情,还有家中具体的详细情况。

    确定都没有任何问题以后,再递交给朱元璋或者朱标。

    到这,他马世龙的活,干完了。

    接下来可以好好的陪着媳妇了!

    但这样的好日子还没过两天,马世龙就又开始忙碌起来,天还没亮的就起床梳洗。

    大明远征高丽的凯旋之师,此时距离应天府已不足百五十里,而作为这凯旋之师的统帅,马世龙必须要在军中。

    而朝堂之上,关于这件事一众君臣争论不止。

    不是关于马世龙此战的功劳如何,有究竟该如何封赏,那都是要陛下一人独断,没有人敢出言谈及这个。

    真正引起争论的东西,是如何迎接马世龙,迎接这灭国得胜的大明雄师。

    大明不是没有灭过国。

    也不是没有打过大胜的仗。

    可这一次灭高丽一国,其中意义和功勋,相较于之前的那些战争,是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非常明显的不同。

    高丽虽然只是大明的附属番邦。

    但它毕竟存续数百年,在史书之上,有宋一朝之时这高丽便已存在。

    并且这一战打的也实在是太快了,打的也实在是太漂亮了。

    以劣势之兵,强行开海登陆,半月便击溃高丽半数强军,攻占首府开京,占据南部大片疆域。

    兵锋所到之处高丽守军,无不望风而向,根本提不起一点反抗的念头。

    如此强横的战力,如此迅猛的推进速度,着实吓了朝中百官,还有元廷好大的一跳,对于大明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前不久辽东曹国公李文忠专门传来军报。

    说高丽之战后没不久,便有七八个草原部族,白山黑水间的女真部族,主动向大明递送归降书信。

    甚至就连纳哈出,那个拥兵数十万的老贼。

    在得知高丽之战的详情之后,都开始向内大举收缩防线,并有意无意的向李文忠示好,再也没有往日半分嚣张之态。

    若是在有些时日,等到这消息传的再广些,传到吐蕃,传到云南,传到岭南……

    仅仅只是这一份战报,或许就能让大明少费数万兵马粮草。

    灭国之功,大!

    而这灭国之功后面的政治因素,更大!

    不论文武都琢磨的出来,所以谈论了好半天,不断在原本的迎接标准上加码。

    甚至已然有当年迎接徐达北伐凯旋时的那番盛况!

    不过到最后拍板的时候,朱元璋却是刻意的将规模,往下压了不少,比上一次北征归来要更隆重,但距离徐达北伐凯旋那次,还有着一定的差距。

    不能让这小子现在跳的太高,不然等到以后鬼知道他在背地里能搞出什么事来!

    确定好最终的方案以后。

    朱元璋下旨命礼部尚书全程督办。

    由太子朱标以他出面,率京城文武百官出城三十里相应,再赐靖远侯全套亲王依仗,以代步表功之用。

    可是等到马世龙这边准备出城,去到五十里外与大军会合。

    太子朱标在徐达的陪同下,率文武百官出东华门,出城三十里相迎时。

    突然却跳出两匹快马,载着两个神情急切的骑士。

    拦下了刚出城不远的马世龙,也拦下了盛装的太子朱标,给他们两个带去了一个相同的消息,一个令他们又惊又喜的消息。

    而后情况忽然就发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