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明:我姐是马秀英 > 第407章 两道圣旨

第407章 两道圣旨(1/2)

    见父亲看出自己的想法。

    朱标略显尴尬的挠了挠脑袋,对着朱元璋嘿嘿直笑,活脱脱就是一个,被父亲猜透小心思的小孩,不见往日朝堂上半分风采。

    朱元璋对此轻哼一声,没有把这当回事,更不可能会责备他。

    大儿子朱标,小犊子马世龙,那都是他朱元璋朱重八的亲儿子,亲小舅子,一家人相互依偎护持,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心里又怎么可能会有不满?

    “唉……你舅舅这个小犊子啊,心里成天都不知道知道在想些什么?”

    “一个穷乡僻壤的高丽,把他打疼了老实了不就行了?把那几个对大明有港口拿下来不就行了?”

    “又何必非要劳民伤财兴兵远征,非要直接灭了它,能种地啊,还是能生财啊,鸟不拉屎,穷乡僻壤……”

    “爹~~”

    朱标再度靠近朱元璋,语气比起方才轻若许多,语气也更加关切,“舅舅的性子您最清楚,他做事向来都是谋定而后动。”

    “用的娘的话说,你或许不知道他这么做是为了什么,但最终的结果总是喜人的。”

    “打个比方舅舅若是个生意人,那绝对可以说是这世间第一,无论如何行事如何行商,生意做的再大再多,被别人怎么惦记使坏,都不可能会吃哪怕一丁点的亏,把生意做赔一丝一毫!”

    “不用你长篇大论,这咱都知道。”

    朱元璋说着抬手驱散举着舆图的那两个小太监,

    带着朱标从大位走下来,朝着殿门口的方向缓缓走去,父子两人一同站在门廊下,望着天边最后残留的一点红色。

    “你舅舅是个什么样的人,咱都清楚,咱都明白,咱刚才说那些啊,就是想稍微说他两句而已。”

    抬手指了指自己,“好歹咱也是大明的皇帝,而他是咱大明的靖远侯!”

    “心里有什么别的主意,最起码也要和咱通通气吧,成天想像这样什么事都瞒着咱,有一点身为臣子的样子吗?”

    “有一点为国分忧的觉悟吗?”

    “就是一不抽一鞭子不会拉磨的倔驴!”

    呵呵呵————

    朱标闻声又是忍不住发笑,上前一步搀扶着父亲的肩膀,“可是爹啊,如果舅舅真改了性子,遵循孔孟之道,牢记君臣之别。”

    “您还真的能习惯吗?您的能高兴吗?”

    这个问题算是问住了朱元璋。

    是啊,如果连那个小犊子眼中都要顾及君臣二字,那他朱元璋此生该是要有多孤独啊……

    “儿子是上辈子来讨债的,没成想小舅子也是一个样子,早知道就应该让你和舅舅那个小犊子,成天腻在一块长大,听听你现在说的这话,像是一个太子说的吗?”

    话里听着像是责备,但语气跟没有一点责备的意思。

    朱标轻笑着点头全盘应下,还不忘装模做样的回上几句,哄着他爹高兴。

    朱元璋自然知道这是儿子在哄老子。

    可他就是吃这一套呢。

    唉——

    叹息着抬头望向高丽的方向。

    如今还能怎么办?

    就算这小犊子摆了他一道,没有按照他给的战略,只攻占高丽几座港口便好,居然打着主意要灭了高丽整国。

    但不管怎么说,怎么想,又怎么看,小犊子马世龙都是他自家人!

    是他朱重八当儿子养大的小舅子!

    孩子在外边需要家里人支持,哪怕心里再怎么不舒服,再怎么不理解,作为长辈家长都得全力支持到底!

    自家孩子就得宠着,就算把天捅出个窟窿,也有他朱元璋顶着。

    “白苟。”

    “奴婢在!”

    一直无声无息跟在朱元璋身侧的白苟应声站出来。

    “给咱拟旨去辽东,命中山侯汤和即刻率步骑三万前压三百里,给咱一直压到高丽鼻子上!”

    “策应靖远侯马世龙,对高丽形成包夹之势,稍有异动不用请旨,可直接便宜行事。”

    “再命曹国公李文忠节制定辽五卫诸兵马,并麾下兵马监视元廷纳哈出所部动向,若高丽战局激变有异,可自行调动兵马。”

    朱元璋说着白苟记着。

    很快便写好了这一道圣旨,只等着一会用印后发往辽东。

    但等到白苟收起这道圣旨以后,并没有直接就此离开,他猜到陛下此次肯定不会只有这一道圣旨,对小侯爷不可能这么不上心。

    “再拟一道旨意。”

    果然就如白苟事前猜到的那样,朱元璋稍缓了一两个呼吸后再次出声。

    “调京营步骑三万,山东诸卫兵马五万,即刻拔营赶赴登州港,归于靖远侯马世龙麾下,所需一应辎重粮草军械,皆由兵部户部优先督办。”

    就此两道旨意完全完成,白苟恭敬的应了一声以后,立刻便转身离开去命人传旨。

    只留朱元璋父子两人,继续待着这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