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 第182章 战略利刃:射程480公里,你管这叫火箭炮

第182章 战略利刃:射程480公里,你管这叫火箭炮(2/2)

飞行路线。

    雷达能跟踪火箭弹飞的方向,万一偏了还能微调,通讯设备能跟其他部队联系,比如接收“打哪个目标”的命令。

    后面还有保障车“装弹车”,帮发射车装火箭弹,因为火箭弹重,人力扛不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还有“维修车”和“指挥车”。

    这是军官在这发号施令,汇总信息。

    林天要是被它造出来,那还得了?

    想想都激动。

    于是,林天打开图纸,研制卫士2火箭弹的难度系数。

    计算机?

    这个还得和陈若楠确认一下。

    至于零部件生产……

    最基础的设备就是切割机,它可以是把钢板、钢管切成需要的大小。

    用来生产火箭弹的外壳、发射架的钢管。

    折弯机是把钢板弯成“U型”“圆形”。

    可以生产发射车的车架、火箭弹的尾翼支架。

    焊接机是把切开、弯好的金属件焊在一起。

    可以把发射架的钢管焊在卡车底座上,火箭弹外壳焊成密封的筒。

    这些设备兵工厂都有……问题不大。

    至于造精密零件的设备,比如数控机床。

    这就好像“高精度雕刻机”,能在金属上挖小孔、铣花纹。

    用来控制系统里的电路板底座、火箭弹的尾翼轴,差一点点就用不了。

    要求极高。

    幸亏系统之前奖励了数控车床。

    不然,很多武器都无法生产。

    另外,还需要电路板生产线。

    它是专门做控制用的电路板,上面有密密麻麻的小零件,得用机器自动贴上去,比手工准100倍。

    这个得电子厂才能完成……目前陈若楠在负责。

    至于剩下的火箭弹发电机和弹头。

    和之前单兵防空导弹的工序差不多。

    这倒是不难。

    无非就是把火箭燃料,像浓稠的油,精准灌进火箭弹的燃料舱,多了少了都会影响射。

    弹头组装机则是把炸药、引信装到火箭弹头部,得密封好,不然会漏。

    问题不大。

    最后就是组装和测试设备。

    比如起重机、液压吊臂,把发射架、火箭弹这些重家伙吊到发射车上组装。

    兵工厂有。

    校准仪是调发射架的角度、控制系统的雷达。

    让雷达能精准跟踪100公里外的目标,角度差0.1度都不行。

    林天看了一圈下来,唯一不确定性的就是计算机和线路板。

    “看来得找一下陈若楠才行……”

    三天后。

    全国各地原子能人才全部齐聚102兵工厂,其中就包括于悯和郭泳怀。

    第一次原子能研究院会议正式召开。

    ……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