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语重心长的说道:“林天,部门刚刚成立,你需要什么人才,都可以直接从全国调配……”
“各部门必须全力配合!”
“需要什么人,你打一个电话就行……”
“谢首长的支持……林天定当不顾你的期盼!”
“我相信你……”老人拍了拍林天的肩膀:“去吧!”
“是,首长!”
林天应了一声,便转身离开。
首长和总司令看着林天的背影,不禁好奇的问道。
“你说,林天真的能造出核弹吗?”
“毛熊用了四年,鹰酱用了3年……”
毛熊是从1945年8月启动核计划至1949年8月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共耗时4年。
鹰酱从1942年6月正式启动“曼哈顿计划”到1945年7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历时约3年。
但实际上是六年(因为中间停滞了一段时间)。
“你说我们要用多久才能造出核弹?”
众人看向老人,后者思索片刻后,说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们应该相信林天的能力。”
“他会给我们惊喜的……”
……
林天回到沈阳后,并没有直接着手研制核弹,而是去了一趟哈药六厂。
“厂子,你来了?”肖莉上前询问:“我正想找你呢!”
“青霉素产量已经进入了正轨,月产量875亿个单位。”
这个产量不算高。
毕竟,1944年6月,鹰酱青霉素的产量就历史性的达到了亿个单位。
和鹰酱相比还是差远了。
不过,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高的产量。
肖莉功不可没。
“接下来,哈药六厂的工作任务是什么?”肖莉请示道。
林天:“我今天来,就是想和你聊这个事……根据目前半岛的形式,我们和美联合军这一战必不可免。”
“为了解决战士们后顾之忧,我们不光要生产青霉素,还需生产麻醉剂、纱布、急救包、止血带、卫生盒、防护盒。”
“把一些关键士兵所需装备整理成一个单兵卫生装备包。”
一个小小的急救包,在关键的时候可以换回一条命。
让每个志愿军战士都携带一个。
以防万一可以自救。
我军医疗条件有限,战场上士兵很多时候都只能靠自己。
而急救包与止血带,也就是三角巾型急救包,包含三角巾、大敷料垫、小敷料垫及白纱带,用于创伤包扎。
绷带式急救包含绷带、大敷料垫及小敷料垫。
采用橡胶或橡胶复合材料制成,具备快速止血功能。
肖莉:“急救包问题不大,但这麻醉剂怕是有些麻烦。”
生产麻醉剂不是个简单的事情。
得先找能产生麻醉效果的基础材料,
比如从植物里提取的成分,或用化学原料。
再通过专业化学反应,把这些材料变成麻醉剂的“核心有效成分”,就像按配方把食材做成“半成品调料”。
不过,刚合成的成分里可能有杂质,得用专门技术过滤、提纯,确保安全。
接着按标准加入其他辅助材料,比如让药效更稳定的成分。
做成医生能用的形态。
比如打针用的液体、吸入用的气体,或局部涂抹的药膏。
每一批麻醉剂都要“体检”:检查有效成分够不够、有没有杂质、会不会变质。
甚至要模拟在人体里的效果,只有全合格了,才能进入下一步。
“行,这件事交给我吧!”
现在,林天只能借助系统积分兑换一些原材料和设备。
不然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
肖莉:“厂长,据我所知,麻醉剂虽然已经普及了很久,但想要提取出纯度以及适合人体使用,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龙国的麻醉剂最早由东汉末年医学家华佗于公元2世纪发明,名为麻沸散。
它是一种中药麻醉剂,主要用于外科手术麻醉。
华佗曾用其进行全身麻醉下的剖腹手术,例如腹腔肿瘤切除、肠骨部分切除吻合术等,比西方使用乙醚等麻醉剂早1600年。
麻沸散的具体成分可能包含曼陀罗花、乌头等镇痛草药。
但该配方已失传,现代麻醉技术主要基于西方19世纪发展的乙醚、氯仿等化学麻醉剂。
“你说的情况我都清楚……”林天不可否认。
龙国近代自主研发的麻醉剂,是在1978年,成功研制的“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
这是我国首个广泛应用的国产全身麻醉方案。
研发难度主要集中在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