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令员饶有兴趣的开始玩弄起来。
枪管粗壮且前端装有圆柱形制退器,表面有3道环形凹槽,用于减缓射击后坐力,枪管中部包裹着带散热孔的金属护手。
孔眼呈菱形,既减重又能快速散出枪管热量,远看像枪管外套了一层“金属铠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机匣侧面有拉机柄,呈圆柱形,表面有防滑纹路,拉动时需用较大力度,凸显其机械厚重感。
枪托为固定聚合物材质,尾部装有黑色橡胶缓冲垫,用于吸收后坐力,枪托侧面有凹陷的指槽,贴合手掌握持姿势。
握把呈弧形,表面有网格状防滑纹,下方可挂装战术背带,方便携行。
“这枪的手感太好了,用起来很顺手嘛!”
林天:“这是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的……”
“嗯,不错……”
司令员继续玩弄着巴雷特,它采用的是10发容量的金属弹匣,呈长方体。
表面有加强筋,插入机匣下方的弹匣井时,会发出“咔嗒”一声脆响,弹匣上印有弹药口径标识,视觉上就透着“大威力”的信号。
“林天,这工艺水平也太高了!”
机匣与枪管的衔接处有均匀的螺栓固定,每颗螺栓的纹路都清晰规整。
枪管上的膛线痕迹从枪口隐约可见,透着精密加工的质感。
瞄准镜的镜片镀有淡紫色增透膜,在光线照射下会反射出冷冽的光,与整体的黑色金属形成对比,更显专业。
“真没想到,我们现在的工艺已经有这样的水准……太了不起了。”司令员看着巴雷特狙击枪,脸上尽是欣慰的表情。
特别是在触摸枪身时,金属部件传递出刺骨的凉意,即使在常温环境下,也像刚从军火库的冷柜中取出。
枪管的钢制表面有细微的磨砂质感,枪托的聚合物材质虽略软,却仍带着工业制品的“无感情”特质。
拉动拉机柄时,金属摩擦的“嘶啦”声没有丝毫杂音。
只有机械运转的精准与冰冷,仿佛在宣告“这是为杀戮而生的工具”。
太霸气了。
司令员一副回味无穷的表情。
“子弹呢?我来试试……”
然而,当试验员拿出12.7毫米子弹的时候,司令员傻眼了:“你管这叫狙击枪?”
“这口径也太大了吧!”
……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