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亮剑:我,李云龙眼中的败家子! > 第287章 闫老西的震惊:江晨乃再世诸葛啊!

第287章 闫老西的震惊:江晨乃再世诸葛啊!(1/2)

    此时,二战区。

    晋绥军司令部的办公室里,烟雾缭绕。

    “什么?战斗结束了?”

    闫老西和徐永昌两人一脸震惊。

    “说,这到底怎么回事?”

    “平安县……拿下来了?”参谋长喃喃自语,像是听见了什么天方夜谭,猛地抬头看向满堂将官。

    “八路凭什么?就他们那点破烂家伙事儿,居然能顶住日军的疯狂反扑?”

    是八路军太强了,还是小鬼子太弱了?

    旁边的参谋总长徐永昌放下茶杯,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轻响“八路军真是个奇怪的兵种。”

    闫老西眉头拧成疙瘩,语气里满是不解“穷得叮当响,却能爆发出这等悍勇,简直没道理!”

    “这才是他们的可怕之处。”徐永昌叹了口气,指尖在地图上点了点平安县的位置。

    “你永远猜不到他们的极限在哪。”

    “这次战斗,算是给咱们提了个醒一直以来,我们都低估了八路军的战斗力。”

    作战参谋长这时上前一步,展开附带的伤亡统计表“诸位长官请看,八路军不光啃下了平安县城这块硬骨头,围点打援这一手更是漂亮!”

    “光是增援的日军部队,被他们干掉的就不少于两万多人。”

    “自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这样的战绩,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啊!”

    “是啊,”旁边立刻有将领附和“以弱胜强不说,还能把日军的援兵耍得团团转,这份战术素养,不服不行。”

    “听说带头的李云龙就带了一个团,硬是拖住了几倍于己的敌人,这股狠劲,咱们得学学。”

    徐永昌忽然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目光沉沉“依我看,这次八路军能有这么大的进展,有一个人起到了关键作用。”

    “谁?”满堂将官异口同声。

    “江晨。”徐永昌吐出两个字,拿起另一份电报“楚云飞刚发来的情报,正是此人给八路军各部补充了大批武器装备,让他们的战斗力短期内暴涨……”

    闫老西猛然一愣,手指敲着桌面“原来如此!”

    “难怪常凯申要派两个师去支援江晨,怕是早就看出这人不简单了。”

    他忽然笑了,带着点探究“这个江晨,到底还有多少本事没露出来?”

    “倒像是个挖不完的宝藏,总能给人惊喜。”

    “楚云飞还说……”徐永昌继续说道“江晨的战术、调配能力和预判力,都远超常人。”

    “就说这次战斗,他提出的三三制战术,让八路军在巷战里伤亡大减。”

    “这三三制战术是什么战术?这么厉害?”

    “具体是什么?我也不清楚……但楚云飞说这三三制战术,是将步兵班分为三个战斗小组。”

    “每组3-4人,各组有明确分工(如火力组、突击组等),小组内成员间距保持在数米至十余米,组与组之间保持适当距离。”

    “在进攻时,各组交替掩护推进,避免密集队形遭敌方火力重创。”

    “防御时,可快速形成多支点阵地,相互支援,扩大防御范围。”

    “在城市巷战、山地等复杂环境中,小组成员能分散利用地形隐蔽,同时保持协同,提升搜索、突击效率。”

    “这样一来,分散的队形降低了被敌方炮火、机枪等密集火力一次性杀伤的概率。”

    “小组规模小,可根据战场情况快速调整队形和战术,适应不同地形和敌情。”

    而且,小组内部及组间通过默契配合(如掩护、突击、支援),实现“分散作战、集中歼敌”,提升整体战斗力。

    小单位作战让士兵职责清晰,减少混乱感,增强战场应变能力和生存信心。

    这种战术充分利用了步兵的灵活性,在装备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有效提升了部队的作战效能。

    “我的乖乖,看来,这八路军的军事素养不是一般的高啊!”

    “可不,也可能把如此高超的战术配合到位……”

    “要我说,发明这个战术的人是天才。”

    “确实,发明三三制战术的人脑子还真不是一般的强。”

    “不知道这又是八路军谁的杰作?”

    “江晨……”

    “什么?又是他?”

    众人无不被江晨的才华所折服和震惊。

    这小子什么人?

    居然这么厉害?

    徐永昌继续说道“而且,早在日军增兵前三天,他就预判到对方的行军路线,提前部署了伏击。”

    提前预判了敌人的预判……简直太牛了。

    放眼全国也没几个能做到啊?

    众人不得不感慨江晨的预判能力太强了。

    徐永昌继续说道“甚至还能调动咱们二战区的友邻部队,借着咱们的力一起收拾小鬼子,这份手腕,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懂时势,运地势,借人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