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亮剑:我,李云龙眼中的败家子! > 第242章 白磷手榴弹显威,吉野望雷,云飞震撼!

第242章 白磷手榴弹显威,吉野望雷,云飞震撼!(1/2)

    此时,江晨十分沉得住气。

    独立纵队所有人躲在猫眼洞里,没有江晨的命令,谁也不许冒头。

    对于小鬼子的套路,江晨太熟悉了。

    小鬼子基于其装备优势(火力、机动性)和对八路军“游击战为主、运动战为辅”特点的应对,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定的战术流程,

    核心是通过火力压制、兵力包抄和逐步推进来摧毁八路军防御,具体可分为几个步骤。

    第一,侦察渗透。

    日军会先派遣骑兵、便衣特务或侦察机,侦察八路军阵地的兵力部署、火力点(如机枪巢、迫击炮位)、防御工事(战壕、掩体、交通壕)及后方补给线。

    若发现八路军主力或重要目标,会标记坐标,为后续火力打击提供依据。

    比如,在华北抗日根据地,日军常利用汉奸搜集情报,甚至派小股部队夜间抵近阵地,用掷弹筒试探八路军火力反应。

    第二,火力覆盖。

    进攻前,日军会集中炮兵(山炮、野炮)、迫击炮、掷弹筒及重机枪,对八路军阵地进行持续炮击或扫射,目的是摧毁表面工事、压制八路军火力,并制造心理震慑。

    一般来说,小鬼子先轰击阵地前沿的战壕、掩体,再延伸至后方的指挥点、预备队集结地。

    其特点是初期火力密集,试图在短时间内瘫痪八路军防御体系。

    紧接着,梯次冲锋,正面压制。

    日军步兵以“小队(排)”为单位,成散兵线展开,在火力掩护下向八路军阵地推进。

    通常分2-3波次,第一波试探性冲锋,利用地形(如土坡、田埂)匍匐前进,吸引八路军火力暴露位置。

    第二波是主力冲锋,在重机枪、掷弹筒伴随下,快速突破前沿战壕,若遇顽强抵抗则转为近距离交火(拼刺刀、手榴弹)。

    同时,日军深知八路军擅长依托地形机动,因此会在正面进攻的同时,派遣1-2个中队(连)的兵力,利用骑兵或摩托车的机动性。

    沿八路军阵地侧翼的小路、山地迂回,试图绕到阵地后方,切断退路并形成合围。

    特别是在山地战中,日军常派“挺进队”穿八路军服装,伪装成友军迂回,试图偷袭指挥中枢。

    总之,日军的进攻套路核心是“火力压制+迂回包抄+步步为营”,依托装备优势打“正规战”。

    而八路军一般来说,则以“避实击虚、灵活机动”应对,通过破坏日军补给线、夜袭薄弱点等方式,抵消其火力优势,形成了独特的“阵地游击战”模式。

    江晨深知小鬼子的套路,自然也就做足了相应的战前准备。

    轰隆隆……轰轰……轰……

    随着爆炸声越来越稀,江晨立即指挥道:“小鬼子的三板斧耍完了,接下来得看我们的了!”

    “快……”

    刷刷刷……

    躲在猫眼洞下的独立纵队的战士们快速冲出掩体,进入阵地内。

    每个人用最快的速度返回自己的岗位之中,准备战斗。

    ……

    吉野这边。

    “长官,我们已经打了5吨炮弹了,要不要继续?”

    吉野掏出望远镜定眼一看,507高地好像没了什么动静,于是便说道:“命令,第一步兵大队,左右包抄合围507高地。”

    “哈衣!”

    随着吉野一声令下,小鬼子密密麻麻的朝着507高地前进。

    ……

    阵地上。

    独立纵队的战士们早已经做好了准备。

    投弹组全都手握白磷手榴弹。

    “连长,小鬼子上来了!”

    “准备……”

    “200米……”

    “150米了!”

    “连长,80米了……”

    “50米了……”

    “扔……”

    咻咻咻……

    密密麻麻的白磷手榴弹在天空中形成一个弧度。

    “纳尼……”

    小鬼子望雷。

    “手榴弹?”

    话音刚落。

    几十上颗手榴弹落在鬼子的阵型之中。

    轰隆隆……轰隆隆……轰隆隆……

    小鬼子还没看清火光的颜色,只觉得眼前腾起一片刺眼的白,像有无数根烧红的针猛地扎进眼里。

    “八嘎……是火!”

    有鬼子刚喊出半个字,那团白光已扑到他身上。

    2500度的高温瞬间舔穿了军装,白磷粉末像附骨之疽粘在皮肤上。

    “快,卫生员,救我……救我……”

    哪怕他在地上打滚、用枪托猛砸,那团火也只会越碾越碎,顺着指缝钻进皮肉里。

    一个小鬼子发疯似的撕扯着衣袖,却见火苗顺着胳膊爬向胸口。

    烧穿的布料下露出焦黑的皮肉,滋滋地冒着油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