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 第213章 出城

第213章 出城(1/2)

    武松笑道:“哥哥英雄神武,功夫超群,谁人能敌?”

    时迁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一般,连连摆手:“武处长,你可饶了我吧!前日那档子事还没凉透呢,城墙上现在明哨暗哨加了起码三成,火把亮得跟白昼似的,巡城的队伍一拨接一拨,连只耗子溜过去都得被盘问三代!我这‘鼓上蚤’的名头是不假,可那是指梁上功夫,不是万军丛中闯关夺隘的本事!这要是失手被擒,我时迁掉脑袋事小,耽误了天王攻城大计,我万死难赎呀!”

    时迁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话,倒不是他贪生怕死,只是关系重大,稍有闪失,便会误了攻城大计。

    武松一听也是眉头紧锁,他知道时迁说的并非全是推脱之词,可送不出消息,就不能够统一行动。

    张叔夜加强了戒备是必然的,夜间出城的难度确实极大。

    怎么办?怎么办?

    就在两人相对沉默,一筹莫展之际,后堂那扇不起眼的侧门“吱呀”一声被轻轻推开了一条缝。

    一个身影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滑了进来,能够从这个门进来的自然都是自己人。

    两个人扭头一看,竟是“浪里白条”张顺。

    其实,这次攻打济州府,按道理来说,没有水军的什么事。

    武松外表粗犷,内心却缜密。

    下水泊梁山之时,他想了想,虽然用不上水军,不过自己这些暗杀队的成员身处水泊梁山,各个水性极佳。

    他们虽然不如水军部队擅长打水战,若论个人的水性,也个顶个的都是好手。

    思来想去,既然晁天王让自己选帮手,那就选一个水军头领吧!

    武松一眼便相中了张顺,此人水性极好,而且有领军的经验,平时和武松处的关系也不错。

    张顺一看武松让自己一同潜入济州府,高兴的眼泪都差点从眼眶中流出来。

    水泊梁山的水军,平时水中的战斗并不多,没事的时候都是操练军马,就冲这,没少了被人家步兵和骑兵取笑。

    “武处长,时迁哥哥,”

    张顺压低声音,抱了抱拳。

    武松笑道:“张顺贤弟,快快请坐。”

    时迁也赶忙和他打招呼。

    “二位哥哥...刚才在说什么?”

    “哦...贤弟,我们正在犯愁呀!”

    张顺不解的问道:“愁...何事能让二位哥哥如此?”

    “唉!”

    武松叹了一口气,“据咱们情报处的消息,晁天王已经率领郓城县,金乡县和任城县的三路大军,兵临济州府城下了。”

    张顺一听也是大喜:“太好了,看来咱们梁山兵马已经攻占了郓城县,金乡县和任城县。”

    “正是如此,这三县已经尽归我水泊梁山。”

    “那哥哥应该高兴才是呀!轮到我们暗杀队出手了,我们的士卒再也不用蛰伏了。”

    “张顺贤弟,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天王已经到了城外,固然是好事。可是,我们怎样才能和他取上联系呢?”

    “这...”

    一时间,张顺也是有点犯难了。

    是呀!晁天王已经到了城外是不假,可是如何与城外取得联系呢?

    城内和城外不能做到统一行动,那么潜伏在城内的这些暗杀队员,他们的威力便无法施展。

    张顺抬眼看了看时迁,把时迁急得,尖着嗓子叫道:“张顺贤弟...你也别看着我。”

    张顺笑道:“时迁哥哥,我并没有别的意思。城门还有城墙上都是防守严密,的确是出不去。”

    时迁这才松了一口气:“还是张顺贤弟懂我啊...”

    张顺思索了一会儿,忽然眉头一动:“二位哥哥,小弟倒是有一个办法。”

    武松赶忙拉住张顺的胳膊:“贤弟快说,哥哥快要急死了。”

    武松一听张顺说有办法,就好像说溺水之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张顺快步走到桌前,就着昏暗的油灯,用手指蘸了点茶水,在桌上画了一个简略的示意图:

    “西城水门,张叔夜防得了天上飞的,防得了地上跑的,但对这水底下钻的,防备未必那么周全。”

    “水门?”

    武松开始一喜,随后又摇了摇头,“那里不是有铁栅栏和专人看守吗?”

    “是有铁栅,但并非毫无破绽。”

    张顺低声道,“我今日扮作收夜香的,靠近看过。那铁栅年久失修,水下部分锈蚀得厉害,尤其是最右边那根,我曾暗中用脚试过,已然松动。而且,看守水门的几个老军,贪杯好赌,后半夜正是他们最懈怠的时候。”

    武松和时迁静静地听着,不由得点了点头。

    武松想了想:“我觉得...这个办法可以一试。”

    这无疑是一步险棋,但确是眼下最有希望的一步棋。

    时迁问道:“我看也行,只是...让何人出城呢?”

    “哈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