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 第202章 时文彬惧战

第202章 时文彬惧战(1/2)

    几个人正在后堂说话,忽然有士兵小跑着就进来了:“报...报都监大人,梁山人马已经在城下了。”

    时文彬闻言大惊失色:“三位将军,这...这可如何是好?”

    苏定方劝道:“大人不必担心,我已经安排士兵登上城墙防守了。另外,也已经指派青壮年的百姓和官军一起守护郓城县。”

    时文彬一听才稍稍放下心来,不由自主的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

    “时大人!我们一起登上城墙看看敌军的阵势吧!”

    时文彬脸色瞬间一白,连连摆手,身子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这个……本官……本官一介文吏,于兵事一窍不通,登城观敌,只怕……只怕反而扰乱了将士们的心神,添乱,添乱而已。守城御敌之事,全赖三位将军了!三位将军皆是朝廷栋梁,国之干城,有三位在,郓城必安,必安!”

    他这话说得冠冕堂皇,实则谁都听得出其中的怯懦。

    那擦不完的冷汗和微微颤抖的声音,早已将他内心的恐惧暴露无遗。

    苏定方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鄙夷,但面上仍是恭敬:“既如此,大人便在衙内安坐,静候佳音。末将等这便上城督战!”

    “好,好!有劳三位将军!务必……务必小心!”

    时文彬忙不迭地应着,仿佛恨不得他们立刻消失,好让自己独自躲藏在这相对安全的县衙后堂。

    宣赞、郝思文、苏定方三人不再多言,起身抱拳,快步出了县衙,翻身上马,直奔南门城墙而去。

    天才至午后,离夜幕降临尚早,但街上早就已经没有了行人,连平时人头攒动的东市,也都只剩下了光秃秃的铺面。

    “得,得,得...”

    马蹄声在骤然变得冷清的街道上回响着。

    郝思文眉头紧锁,低声道:“时知县这般怯战,真令我等……唉!”

    郝思文并没有说出话的后半句。

    苏定方冷哼一声:“文人酸腐,向来如此!守城靠的是我等手中刀枪,靠的是将士用命!他不在城头指手画脚,反倒清净!”

    他久在军中,对这种遇事就成缩头乌龟的文官最是看不上眼。

    宣赞则是默不作声,只是夹紧了马腹,心中那股复杂的情绪愈发汹涌。

    时文彬的懦弱无能,更让他觉得这半年的蛰伏和即将到来的背叛,似乎有了更充分的理由——为了这样的朝廷、这样的官员卖命,值吗?

    但目光扫过身旁的郝思文后,他的心又沉了下去。

    三人很快便登上了南城门楼。

    此时,城墙上已是刀枪林立,守军紧张地注视着城外。

    郓城县的确城高池深,守备器械也算齐全,士兵们虽然紧张,但在苏定方的提前布置下,阵脚倒是并未慌乱。

    宣赞和郝思文向城外望去,只见梁山军马已在城外一里处扎住阵脚。

    队伍森严,旌旗招展,虽只有三千人马,却透着一股百战精锐的彪悍之气。

    帅旗之下,“豹子头”林冲横枪立马,身旁是胖大和尚鲁智深,以及矮脚虎王英、一丈青扈三娘。

    林冲抬头盯着城墙之上,眼光冷冷地扫过城头。

    “果然是梁山贼寇的主力,看那林冲,好强的气势!”

    宣赞沉声道,“苏将军,贼寇远来,立足未稳,是否可派一支精兵出城冲杀一阵,挫其锐气?”

    苏定方尚没有回答,一旁的郝思文抚着络腮胡须,插话道:“林冲非是庸才,鲁智深、王英皆乃悍勇之辈。我军兵力虽稍占优,不过要论战斗力,比水泊梁山贼寇相差还是甚远的,野战未必能讨得便宜。稳妥起见,还是凭坚城固守,消耗其锐气为上。待其久攻不下,士气低落之时,再寻机破敌,或可等待济州援军。”

    郝思文说的也有道理,这个策略老成持重,确是守城正道。

    然而,一旁的宣赞,心中却是猛地一揪。

    固守?消耗?等待援军?

    这绝非晁盖哥哥和他所期望的!

    梁山需要的是速战速决,是里应外合一举拿下这座坚城!

    若真变成旷日持久的攻坚战,梁山兵马被拖在郓城之下,后果不堪设想。

    他必须做点什么,来打破这个僵局。

    正在宣赞考虑该如何应对的时候,只听见旁边的苏定方冷哼了一声:“什么豹子头,什么矮脚虎,依我看...全都是一群酒囊饭袋。”

    “来人...备马抬枪!”

    苏定方大喝一声,便要出城迎战。

    苏定方功夫怎么样呢?

    客观地来说,还过得去,至少应该在王英之上。

    他和唐朝的大将苏定方是同名同姓,也常常把自己和唐朝的苏定方相提并论。

    什么呼延灼,什么秦明,什么关胜,什么宣赞,他通通没有放在眼里。

    其实,他和唐朝的苏定方怎么能比?

    唐朝的苏定方,武功在唐朝将领中属于顶尖水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