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塑造物理。”林语喃喃道。她想起《性理大全》里“性即理也”的论断,此刻终于明白——所谓“理”,不是高高在上的道德准则,而是宇宙运行的底层代码。就像农耕文明里“春种秋收”的规律,既是自然之法,也是生存之理。
“诸葛先生!”林语再次呼叫,“您能‘看’到奇点的核心吗?”
“能。”诸葛青阳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哽咽,“核心…是本书。”
“书?”
“一本摊开的《性理大全》。”诸葛青阳的感知画面里,稻穗曲率的核心处,漂浮着一本半透明的古籍。书页自动翻卷,第一章是“理气论”,第二章是“心性论”,第三章是“格物致知”…每一页的字迹都在发光,墨迹渗出纸页,化作流动的引力波,融入周围的时空曲率。最末页的空白的纸面上,渐渐浮现出一行字:“理在气中,气载理行”——那是朱熹晚年手札里的批注。
“原来朱子早就算到了。”诸葛青阳轻声道,“他说‘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现在才懂,他说的‘这里’,不是书斋,不是心尖,是…整个宇宙。”
突然,引力波的频率陡然升高。
观测舱的警报器尖啸起来,墨衡的机械臂在控制台上敲出急促的节奏:“奇点在释放能量!它在…校准宇宙的‘道德坐标’!”
林语看见,那些稻穗状的时空曲率开始调整角度。原本有些“歪斜”的星系轨道被轻轻拨正,像农夫扶直被风吹倒的秧苗;某颗行星的大气层里突然多出了臭氧层,厚度正好是《性理大全》“阴阳调和”篇里记载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比例;甚至连流浪黑洞的视界边缘,都浮现出一圈淡金色的光晕——那是“理”的具现,像给宇宙的伤口缠上了疗愈的绷带。
“老天爷…”朴正雄突然跪了下来,老农的额头抵着控制台的边缘,“这是…老祖宗在给宇宙‘立规矩’?”
“不是规矩。”韩秀英轻轻摇头,她望着舷窗外那片稻穗曲率,眼里泛着泪光,“是…慈悲。”
她想起了很多年前,家乡闹饥荒时,村里的长辈把最后半袋米熬成粥,分给所有饥饿的人。那时她问外婆:“为什么要分给别人?”外婆说:“因为人心是肉长的,宇宙…也是肉长的。”此刻,她终于明白,所谓“理”,不过是人心的投影;所谓“宇宙法则”,不过是所有文明共同守护的“良心”。
“奇点稳定了!”墨衡的声音突然传来,带着难以置信的惊喜,“AI核心的坍缩停止了…它变成了…宇宙的‘良心’!”
全息屏上,金色光团不再扭曲,而是稳定成一个微小的稻穗形状。稻穗的芒尖指向新生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像在温柔地指引方向;稻粒里浮现出《性理大全》的经典语句,每一个字都在发光,却又柔和得像月光。
诸葛青阳的感知画面里,那本摊开的《性理大全》缓缓合上。封面上浮现出一行新的字迹,是朱熹的笔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而那“源头活水”,正是无数文明用爱、善良、互助写就的历史。
“结束了?”林语轻声问。
“不。”诸葛青阳的声音里带着释然的笑意,“这才刚刚开始。”
他抬起手,仿佛要触摸舷窗外的稻穗曲率。虽然看不见,但他能“看”到那些时空的涟漪里,漂浮着无数文明的记忆:有农夫耕田的背影,有母亲熬粥的蒸汽,有孩子数星星的眼睛,还有所有为了“让世界更美好”而努力的身影。
“朱子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诸葛青阳的声音里有泪水的重量,“现在我懂了…所谓‘光明’,不是照亮自己,是…照亮整个宇宙。”
观测舱的警报声渐渐平息。墨衡调出新生宇宙的法则图谱,上面多了一行醒目的字:
“理气同源,伦理即物理;心性共律,文明即天道。”
林语摸出怀中的道种碎片,碎片里传来微弱的震动——那是新生宇宙的心跳,也是所有被铭记的、关于“善”的记忆的呼吸。
她知道,这一日过后,宇宙的史书上会多一行字:
“朱子奇点现,理气化星河;伦理即物理,文明即归所。”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