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 第620章 尼布楚

第620章 尼布楚(2/3)

物,废物。”

    忽必烈也是大骂。

    ...

    清朝,康熙帝脸都气绿了,但是看着天幕上的地图标示,他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连乾隆,此时也是闭嘴的,毕竟这种不光彩的事情,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辩解了。

    ...

    清朝,慈禧时空,一群人看着天幕,一个个的脸色都十分的难看。

    这些地方,说道理,都该拿回来,但是,现在他们虽然灭了清朝,但是西方实力强大,而且那合约都签了几百年了,这几乎没得搞啊。

    除非,这天幕博主能给他们送点未来的高级武器,让他们也在这个混乱时代,做一把列强,才有可能抢回来。

    ...

    【说起来,这个条约倒也确实可以算作是平等条约,毕竟这也不像后来的列强按着大清的头在地上摩擦,签也得签不签也得签的条约。

    不过,有点扯淡的是,两国后来都是觉得自己亏了。

    那么到底是谁亏了呢?

    自然是清朝亏大了。

    首先,这西伯利亚的大片土地,自古以来都是我华夏领土。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历史书上华夏历代国家的疆域图都在那里明摆着呢,绝大部分的朝代疆域图都不包过北海地区,也就是唐朝和元朝包含了贝加尔湖地区,当然还有一个辽国,另外就是其他的各个时代的草原游牧政权了。

    但其实,这些所谓的疆域图,也就是个参考。

    就比如历史教科书上的元朝疆域,都向北顶到北冰洋上去了。

    但现在,人们对于这个图却很有争议,不少人认为元朝的人可能根本就没到过那些地方,因为那些地方环境太恶劣了,大面积都是无人区,最多只有少量还处在原始状态的小部落存在,基本上和外界都没有交流。

    如果要将这些地方也划分进来,最少也应该去个人代表朝廷,表示收服这些小部落才行吧,或者确实至少要到这地方溜达一圈,插个旗,说是自己的,反正是无人区,也没人抢。

    还有比如像明朝和清朝的疆域图。

    其中最明显的地方就是在蒙古草原这一块儿。

    清朝把这里算进去了,明朝的没有。

    但实际上呢?咱们就不说现在出土或者曝光或者在外国出土或者曝光的一些文物,似乎证明着明朝的势力范围可能远远不止教科书上的地图那点。

    就按照现在通行的明朝历史(也就是以清朝修撰了一百年的《明史》和现在很多人认为比明史更真实的,是明朝官方自己记录的,实际上却被乾隆命人誊写了一遍,却不知道为什么要烧了原版的《明实录》为主,加上一些民间流传下来的书籍互相对比补充。)来说。

    清朝时期朝廷和蒙古的关系与明朝时期朝廷和蒙古的关系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

    几十年前,有满清包衣提出了满清奠定了新华夏领土基础的论调,但说实话,这个论点就是比较搞笑的。

    且不说清朝后期都被列强瓜分,只剩个名义上的地图疆界了。

    就清朝本来的疆界,那也是引进了所谓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画出来的。

    而在这个体系还没有被引入华夏的时候,乾隆自己说大清的领土的时候,都只说汉地十八省,剩下的地方全是羁縻的内藩外藩等。

    只不过在明朝时期,这天下通行的规矩,还是我华夏定的那套。

    如果把这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往明朝身上套,那蒙古是妥妥的要算入明朝的疆域范围内的,虽然这时候的蒙古部落依旧是时不时的要和明朝干上几仗。

    那这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所谓的体系,就是在1641年,明崇祯十四年之时,欧洲那边打成了一锅粥,已经打了三十年了,最后总算是停了下来,然后各国商讨出来了一个合约,来确定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主权的范围什么的。

    而他们之所以会注重这些条条框框的名头,主要是因为欧洲是地小国家多,虽然在名义上,上面还有个教皇,各个国家的国王名义上都要接受教皇的册封才能做名正言顺的国王。

    但实际上到了那个时期,教皇的权力怕是比华夏上古时期的周天子还差了一些。

    所以各国整天的打来打去,你灭不了我,我也灭不了你,打不出个所以然来,最多就是今天你最强你是老大,明天我最强,我是老大。

    因此,他们才喜欢搞这些条文,来确定各自国家的主权权力,疆域划线什么的。

    至于新抢的地盘,同样也是要经过其他国家的认可,至少是当时比较强的几个国家的承认,不然还不能从所谓的法理上说是自己的。

    当然,一般这种情况,我说占了,是我的,你不服,就来打一架,打完坐下来,谈一谈,谈完就是名正言顺的自己的领土了。

    只不过,他们完全不会考虑当地原住民的态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