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使迅速取来信鸽,将战报仔细书写在羊皮纸上,小心翼翼地绑在信鸽腿上,而后放飞。
身在右北平城的陆云,很快就收到了陈宫的信,陆云此时在中军大帐里面看完信以后,就来到地图旁边和郭嘉、李儒看了起来。
不一会郭嘉就说道:“主公现在吾等拿下徐州之地,虽然看似局面非常好。
可是徐州乃是四战之地,旁边围着曹操、袁术等强敌,吾等现在主力都在幽州之地。
徐州要是再起战事的话,吾等很难在兖徐两州之地抵挡住曹操和袁术联合进攻啊!”
陆云此时一听就皱眉,但并没有说话。
李儒定睛观瞧,略作思考后,便开口说道:“主公,依吾之见,奉孝所言甚是在理啊!
如今吾等刚刚攻下徐州这一战略要地,实非再起战事之良机。
此时,应当妥善安排好吾军部署,着重加强防御,以稳固吾等现有的地盘。”
他顿了一顿,接着道:“而当前吾等最为关键的任务,乃是着眼于幽州和并州这两块重要地域。
这两地不仅地势险要,更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若能将其纳入囊中,吾军实力必将大增。
故而,吾等切不可轻率地四处征战,以免四面树敌,陷入被动局面。”
此时陆云听完郭嘉和李儒的建议,然后看向此时坐在一旁的戏志才,此时戏志才的身体已经痊愈了。
戏志才一看陆云的目光就明白了,赶紧站起来说道:“主公,以吾的看法,现在徐州之地就交给太史慈军镇守即可。
徐晃军已经撤出彭城,挥军驻守在任城,时刻防备着曹操从山阳郡突然发兵进攻兖州之地。”
陆云一听也比较赞同戏志才的兵力布局,可是陆云又说道:“可是现在吕布投奔了袁术以后,他领兵进攻刘备占据的下邳城,吾估计以刘备的兵力很难守住下邳城。
另外曹仁也带着败军和曹军主力汇合,驻守在相县,随时都可能对吾彭城进犯,到时候太史慈军会两面受敌,吾担心太史慈和沮授兵力不足,到时候会守不住徐州之地啊!”
戏志才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说道:“主公不必忧虑。
吕布虽勇,但袁术心胸狭隘,二人合作必生间隙。
可暗中派人离间他们,待其内乱,徐州之危自解。
再者,可让太史慈和沮授坚守徐州城,深沟高垒,避其锋芒。
同时,令任城的徐晃军暗中观察曹军动向,若曹仁进攻彭城,徐晃军可从任城出兵突袭山阳郡,断其粮道。
到时候曹操一定会放弃进攻支援山阳郡,如此自然会解彭城之危。
至于刘备,可修书一封,许以好处,让他拼死抵抗吕布,为吾军争取时间。
如此一来,徐州之地可保无虞。”
陆云听后,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眼中露出赞赏之色:“之才所言极是,就按此计行事。
传吾命令,速速安排妥当。”
众人领命,各自去执行任务,中军大帐内又恢复了紧张而有序的忙碌。
很快陈宫和沮授都分别收到了陆云的飞鸽传书,陈宫看完陆云的信就和几位将军说明了。
陈宫喜悦的说:“主公让吾等镇守任城,把彭城留给沮授军镇守,大家都快去准备,等沮授派来守军,吾等就马上回军任城驻守。”
众将听后,纷纷领命而去,各自筹备移防事宜,随时准备好回兵驻守兖州任城。
与此同时,沮授也在城主府中仔细研读着陆云的书信,看完后,他微微点头,唤来太史慈,说道:“主公之意,让吾等镇守整个徐州之地,诸位需严阵以待,不可有丝毫懈怠。”
众将一听都抱拳领命,迅速去安排防务。
此时太史慈就说道:“吾等兵力有限,要守住整个徐州恐怕有些捉襟见肘,到时候吾担心会守不住徐州之地。”
沮授此时笑着说:“主公信里没说,但是看他的命令,既然让吾等镇守整个徐州之地,应该给了吾等招兵之权,只不过主公没有明说,那就是不希望吾等增兵太多的意思。”
高览一听皱眉就说道:“军师,那主公的意思,是担心吾等拥兵自重吗?”
沮授闻听此言,嘴角不由得泛起一丝微笑,缓声道:“主公绝非此意啊!
依吾之见,主公的意思乃是吾等日后的重任在于守卫徐州,若无进攻之令,吾等只需招募足够守卫徐州之兵力即可。”
他顿了一顿,继续解释道:“主公之所以如此安排,实乃深思熟虑之举。
一来,过多的兵马会对当地的经济和农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毕竟,人多嘴杂,所需物资自然也多,这无疑会给地方带来沉重负担。
二来,兵马过多,粮草的消耗量亦会大增。
长此以往,不仅会导致粮草短缺,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