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他,目光扫过队列,“今天,练配合。老规矩,三队守西墙,二队攻。一炷香时间,开始!”
命令简单直接,没有任何废话。
两个小队的队员立刻散开,动作迅捷无比。
有人迅速搬动训练场角落的木架和草捆,搭建简易掩体;有人检查弓弩,给训练用的无头箭上弦;还有人飞快地系上代表攻守双方不同颜色的布条。
金方被一个三十多岁、皮肤黝黑的汉子一把拉到西墙根下。
“新来的,跟我!我叫赵正,三队的!”汉子语速飞快,“守墙头!记住,听哨声!长哨是放箭压制,短促两下是换位!别傻站着当靶子!”
草原上出身的金方不是没有出征过,但是换了环境,让他有点懵。
还没完全反应过来,就被塞了一把训练用的硬木弩和一小袋无头箭。赵正已经像只灵活的狸猫,窜上了墙头一个用草捆堆出来的垛口后面。
金方赶紧跟上,学着旁边队员的样子,在墙头找了个位置趴下。
他这才看清,所谓的“西墙”,就是训练场靠西的一堵两米多高的土坯墙,上面用草捆和木板搭了几个简易的垛口和射击位。
对面,二队的十几个人已经散开在几十步外的“进攻区域”,借助一些矮墙和木架做掩护,虎视眈眈。
“嘟——!”一声尖锐的哨响划破清晨的寂静。
“放!”赵正大吼一声。
金方下意识地扣动弩机。
“嘣!”弩箭离弦,但他根本没看清目标,也不知道射没射中。
紧接着,耳边就传来一片“嘣嘣嘣”的密集弩弦声,对面的“进攻方”也立刻有模有样地翻滚躲避,同时用训练弩还击。
一时间,训练场上“箭矢”乱飞(虽然无头,但打在身上也挺疼),哨声、口令声、队员的呼喝声、模拟中箭的“哎呦”声此起彼伏。
金方又有点懵。这跟他熟悉的草原骑兵冲锋、弯刀对砍完全不是一回事!
他空有一身蛮力和不错的骑射底子,在这种需要高度配合、精确指令和快速反应的攻防演练里,像个没头苍蝇。
“金方!发什么呆!左翼!压制那个探头探脑的!”赵正的吼声在耳边炸响。
金方一个激灵,赶紧瞄准赵正指的方向,看到一个“敌人”正从一个木架后探出半个身子。他屏住呼吸,扣动弩机。
“咄!”弩箭擦着那人的头皮钉在了后面的草靶上。
“好小子!眼力不错!”赵正赞了一句,“别停!盯死他!”
一炷香的时间很快过去。当结束哨声响起时,金方累得气喘吁吁,感觉比跟皇甫辉打一架还累。不是体力,而是那种精神高度紧绷、必须时刻听从指令、配合队友的感觉。
“集合!”余重九的声音传来。
队员们迅速集合列队。
金方看到自己这边的“西墙”虽然被“攻方”摸到了墙根下好几次,但始终没被突破。而攻方那边也有几个人身上被“箭矢”打出的白灰点标记了“阵亡”。
余重九走到队列前,目光扫过,最后落在金方身上:“金方,第一次练配合,反应太慢,指令不清,差点被‘摸哨’。罚,绕场跑二十圈,现在开始。”
金方脸一红,知道余重九说的是实情。
他没辩解,闷头出列,绕着训练场跑了起来。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