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人在古代,从抢山神娇妻开始崛起 > 第237章 贵族们的怨恨

第237章 贵族们的怨恨(1/2)

    按理说,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性!

    江明南征北战,除了自己母国秦国没有直接动手消灭外,其余的国家要么是江明的股东,比如赵国和燕国,魏国、韩国也算!

    剩下的诸侯国基本上都被江明给打服了,或者是吓怕了。

    他们也都知道,带兵作乱,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而且成功概率极低!

    好好的日子过着,为啥非要反叛呢?

    就像吕范这个将军,每个月的俸禄高达800枚金币,旱涝保收,这比他以前的俸禄要得多,而且实惠的多。

    以前,他在晋国为将的时候,晋国还经常的拖欠军饷。

    似乎,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在江明的治理下,这些诸侯王也好,手下的文武将领也罢,都不该有反叛的心。

    但匈奴人一收买,他们马上就“上套”了,这里头的关键因素,还是土地!

    表面上看,现在领江明的工资,确实比以前要实惠得多。

    而且,想买啥都能买到,也比以前方便得多。

    但是土地没了,你的传承性也就没了。

    江明将所有的土地收为国有,表面上看......是让整个社会的资源进行合理化的再分配。

    但实际上,却是对特权阶级的一种严格。

    在过去的时候,特权阶级的子弟,凭借自己祖上留下来的土地,哪怕不学无术,哪怕胡吃海塞,只要自己不作死,不欺男霸女,横行乡里,想保住祖业是一点问题没有的。

    而且,可以凭借自己夯实的经济基础,继续收买倒霉蛋们卖掉的土地。

    这一代人窝囊就窝囊,不求能把祖业拓展得有多厉害,但最起码不至于把祖宗的家业给败光!

    但江明将土地全部的收为国有,这就让很多人不爽了!

    老子爹只能给儿子留下钱,而这钱还要纳将近40%的税,真正到后人手里的只有一半!

    关键的问题是,这是钱,但并不是生产资料。

    后代拿着这些钱,只能消费,即使投资做买卖,但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经商。

    如果后代是草包的话,那只有败光一条路!

    传承一代人,就要损失40%,这对于老百姓来说无所谓,但是对于原来的贵族阶层,是根本无法接受的。

    他们想要能够一直属于自己的土地,世世代代的能够传承下去!

    不然的话,老子爹有本事,可以领800金币的月薪工资。

    但儿子是草包废物蛋,除了吃老本以外,再想得到一个月薪800金币的工作,那比骆驼钻针眼还难!

    谁能保证自己家代代出人才呢?

    所以,江明的政令,对于全天下绝大多数的百姓来说是好事!

    但是对于原本田产千亩,万亩的贵族来说,则是断子绝孙的买卖!

    用不了三代,这些贵族,甚至包括诸侯王,也都得沦为普通人。

    因为江明颁布的选拔官吏的标准很明确:唯才是举!

    你不要跟我提什么德,德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谁有德,谁缺德,谁装孙子,谁是伪君子,这东西太复杂了!

    很难有个量化的标准!

    所以,江明就以“才能”来作为选拔官吏的唯一标准。

    能把这个事情给解决了......你就是有才,你就是可以当官。

    解决不了,光说自己多有品德,这个在江明这里不值一文钱。

    江明对管理的底层逻辑看得很透彻,那就是好人和坏人,都是假的,人性才是真的!

    倒不是说,教育人向善不对。

    而是作为管理而言,必须不能期待好人奇迹,而应该用趋利避害的人性来促使他正确的做事。

    做正确的事,就会受到奖赏,或者不受到惩罚。

    做错误的事,就直接惩罚他。

    确实也有那种天生的好人,但这种好人,就像是天生适合做箭矢的树枝,还有天生就适合做车轮的圆木一样,万中无一!

    绝大多数的树枝,还有圆木,都必须要经过刀斧加工以后才可堪用!

    人也是一样的,必须要让他知道,什么能尝到甜头,什么能尝到苦头,经过“赏罚”两项的整治才能完成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

    不能觉得谁是好人,应该压根就别指望有好人,一律按照规矩做事!

    所以,在江明主政的时代里,想靠道德口碑来给自己立人设,那根本没有任何的操作空间,一切都是唯才是举!

    也正因为这一点,很多贵族对江明极度不满。

    他们想的是,还不如利用现在手里头的权力,赶紧改变现状,赌上一把!

    不然的话,等到儿子辈,自己的家就完了!

    而匈奴人,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收买了不少大乾诸侯国的将领。

    倒是也没花多少钱,这些将领不缺钱,而且有钱也没用,又不能买土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