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它们好像喜欢围着根转。”叶之澜指着观测箱,声音里带着惊喜。萧凡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十几只浮游生物聚集在红树的气根周围,甚至有几只停在了根须上,像是在“栖息”。
“这就是咱们要找的共生迹象。”萧凡在笔记本上记下这个发现,又转头对阿豆说,“阿豆,把这个场景画下来,以后咱们对比的时候,就能知道它们是不是一直喜欢待在根系附近了。”
阿豆用力点头,笔尖在纸上刷刷作响,连椰子汁都忘了喝。阿福则在旁边帮忙整理玻璃片,把用过的载玻片仔细擦干净,放进竹篮里——他昨天听张叔说,这些玻璃片以后还要用来给村民们展示浮游生物,得好好保管。
临近中午的时候,张叔拄着拐杖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写着上游村落几户人家的名字。“之澜,萧凡,”他把纸递给萧凡,“这是愿意来参观实验区的村民名单,我跟他们说了,后天上午过来,你们要是有空,就给他们讲讲红树和浮游生物的事。”
萧凡接过纸,上面写着七八个名字,还有几个歪歪扭扭的画圈——是不会写字的村民做的记号。“没问题,后天我们准备一下,用观测箱给他们做演示,再把之前的水样对比给他们看,这样更直观。”
张叔点点头,目光落在观测箱里:“这箱子好啊,能清清楚楚看到根和小虫子的互动,比光说管用多了。上次我跟王大爷说污水会影响浮游生物,他还不信,说‘看不见的东西有啥要紧’,这次让他亲眼看看,就知道这些小虫子多重要了。”
叶之澜笑着补充:“到时候还可以让阿豆把她的手绘日记给村民们看,里面有红树苗的生长过程,还有浮游生物的样子,小朋友的画应该能让大家更有兴趣。”
阿豆听到这话,立刻举起手里的日记本:“张爷爷,我画了好多页!还有叶姐肚子里的崽崽,我把他们画在红树旁边,就像崽崽也在跟红树一起长大!”
张叔被逗笑了,伸手摸了摸阿豆的头:“好啊,到时候就靠阿豆的画给大家‘上课’了。”
中午的太阳渐渐热了起来,萧凡把遮阳棚的角度调整了一下,避免阳光直射观测箱。叶之澜则收拾好笔记本和产检手册,准备跟大家一起回木屋吃饭。走之前,她特意走到观测箱旁,轻声对里面的红树苗和浮游生物说:“后天要跟村民们见面啦,要好好表现,让大家知道你们有多重要哦。”
话音刚落,肚子里的双胎轻轻踢了她一下,像是在附和她的话。萧凡看到这一幕,忍不住笑了,伸手揽住她的腰:“走吧,咱们也该吃饭了,下午还要给观测箱装个小型增氧泵,保证里面的水质稳定。”
午饭是阿福妈妈做的咖喱饭,还有刚从湖里捞上来的水煮虾。吃饭的时候,阿豆一直在跟大家讨论后天给村民们展示的内容,说要把放大镜借给村民们看浮游生物,还要教他们画红树苗。叶之澜听着她的话,忽然想起昨天晚上萧凡说的“胎教”——或许可以把湖边的声音录下来,让双胎多听听这片湖的生机。
“萧凡,”叶之澜放下筷子,“下午你去镇上买增氧泵的时候,能不能顺便买个录音笔?我想录点湖水声、鸟鸣声,还有红树叶子的沙沙声,给崽崽们当胎教。”
萧凡愣了一下,随即笑着点头:“好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个。说不定录下来,等他们出生了,听到这些声音会更安心。”
阿福也跟着说:“叶姐,我还会吹芦苇哨!到时候我吹给崽崽们听,你一起录下来!”
“还有我!”阿豆举起手,“我可以给崽崽们唱湖边的童谣,我奶奶教我的,可好听了!”
叶之澜看着眼前热热闹闹的场景,心里满是暖意。她低头摸了摸孕肚,轻声说:“崽崽们,你们看,有这么多人疼你们,还会给你们录这么多好听的声音。”
下午,萧凡去镇上买增氧泵和录音笔,叶之澜则带着阿豆和阿福在湖边散步。他们走到红树实验区,阿豆就蹲在观测箱旁,用放大镜观察浮游生物的动向,时不时在日记本上画几笔;阿福则在旁边帮叶之澜捡了些光滑的鹅卵石,说要给双胎做小礼物;叶之澜则慢慢走在湖边,听着湖水拍岸的声音,感受着肚子里双胎的胎动,偶尔停下来,把耳朵贴在红树的树干上,听里面传来的细微声响——像是树的呼吸,又像是与湖水的对话。
“叶姐,你看!”阿豆突然喊了一声,“浮游生物都聚在根旁边了,好像在吃什么东西!”
叶之澜赶紧走过去,透过观测箱的玻璃往里看,果然看到大部分浮游生物都聚集在红树的根系周围,还有几只正贴着根须游动。她立刻拿出蓝色笔记本,记下这个发现:“实验day1 15:30,浮游生物聚集于红树根系周围,推测根系分泌物质吸引浮游生物。”
刚写完,萧凡就提着两个袋子回来了。他把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