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古老而幽静的庭院之中,时光仿佛凝固了一般,唯有微风轻拂着周围的草木,发出沙沙的声响。伴随着一阵“吱呀”声,
虞朝已经退休的君主祝融也缓缓打开了门。这扇门并非普通的木门,而是一扇有着机械锁的厚重铁门。随着机械锁清脆的“咔哒”一声,那声音如同清脆的钟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厚重的铁门被有力地向外一推,铁门与地面摩擦发出低沉的声响。瞬间,温暖而明亮的光线如潮水般涌入原本昏暗的房间。房间里原本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此刻在光线的照耀下,那些隐藏在角落里的阴影也渐渐消散。光线洒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照亮了墙上挂着的一幅幅陈旧的画卷,也照亮了那些摆放整齐的古老器具。
门一点点地打开,门缝越来越大,露出了里面金碧辉煌的景象。宫殿内部,金銮殿上的琉璃瓦在灯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宫殿的墙壁上镶嵌着各种珍贵的宝石,光芒四射。
此时,在祝融的居所里,枫树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急切和忧虑。她迈着轻盈而急促的步伐,轻轻地走到祝融的身边,微微欠身,姿态优雅而恭敬。她的声音带着一丝焦急,说道:“祝融大人,如今这局势愈发危急,仿佛那汹涌的潮水,不断冲击着虞朝的根基。伏羲变法所带来的乱象已让百姓苦不堪言,各地怨声载道。您看那街头巷尾,百姓们面黄肌瘦,为了一口粮食而奔波劳累;田野里,庄稼无人耕种,一片荒芜。朝堂之上也是纷争不断,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就像隐藏在暗处的猛兽,随时准备扑出来争夺权力。李天狗在民间颇有威望,他时常深入百姓之中,了解他们的疾苦,且他一直反对伏羲变法,若能让他登上君位,或许能平息这一场动乱。李丁打着维护变法的旗号,实则心怀不轨,妄图谋取私利。他勾结一些奸商,哄抬物价,让百姓们的生活更加艰难。将他以叛军论处,也是顺应民心之举啊。大人,还望您能早日下定决心,拯救这天下苍生啊。”
祝融缓缓地抬起头,他的动作沉稳而缓慢,眼神中透露出岁月沉淀后的深邃与沉稳。他的脸上布满了皱纹,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每一道皱纹都仿佛记录着他曾经的辉煌与沧桑。他长叹一口气,那叹息声中饱含着对天下苍生的担忧和对局势的无奈,说道:“我虽已退居幕后,但天下苍生仍在我心。我曾亲眼见证虞朝的繁荣昌盛,又怎忍心看到如今这混乱的局面。如今伏羲变法引发乱象,实非我愿。只是这废法之事,不可草率。就像建造一座高楼,若根基不稳,随意改动,必将导致整座楼坍塌。李天狗若有贤德之才,能安抚民心、稳定朝纲,我自当支持他登上君位,宣布废除伏羲变法,将李丁以叛军论处。但此事需从长计议,召集各方大臣共商,权衡利弊,不可因一时之愤而酿下大错。”
枫树见祝融仍在犹豫,她的心中更加焦急,便进一步靠近祝融,眼中满是恳切。她的眼神如同明亮的星辰,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继续劝说祝融道:“祝融大人,您心怀天下苍生,这是众人皆知的。您就像那明亮的太阳,温暖着虞朝的每一寸土地。如今伏羲变法已如脱缰之马,难以控制,导致天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您看那难民们流离失所,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那些被抓去服劳役的百姓,在繁重的劳作中苦苦挣扎。李天狗为人谦逊,礼贤下士,他的府邸常常高朋满座,那些有才华的人都愿意为他效力。他若成为新君,必定能广纳贤才,以民为本,让虞朝重新走上正轨。而李丁勾结一些不法之徒,在各地烧杀抢掠,搞得民不聊生。他的军队所到之处,一片狼藉,房屋被烧毁,百姓被杀害。若不将他以叛军论处,日后必定会成为虞朝的心腹大患。大人,时间紧迫,容不得我们再拖延下去了。我们应该尽快行动起来,支持李天狗登上君位,废除这引发祸端的变法,给百姓一个安稳的生活啊。”
祝融坐在那宽大的座椅上,座椅是用上好的檀香木制成,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他的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坚定地看着枫树,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像是从大地深处传来的声音,说道:“伏羲变法本是为了革新图强,只是操之过急才致天下混乱。他的初衷是好的,想要让虞朝变得更加强大,但却忽略了百姓的承受能力。李天狗若能汲取教训,以民为本,那让他成为新君也并非不可。宣布废除伏羲变法,定李丁为叛军,这些我都可以应允。但我们要做好应对各方势力的准备,切不可让局势愈发不可收拾。如今朝堂之上,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必须要小心翼翼地处理。”
枫树再次深吸一口气,她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但眼中的坚定却丝毫未减。她目光坚定地看着祝融,继续劝说祝融说道:“祝融大人,您一生光明磊落,为虞朝鞠躬尽瘁,您的功绩就像那巍峨的高山,永远铭刻在虞朝百姓的心中。如今这天下乱局,您怎能忍心坐视不管。伏羲变法虽然初衷是好的,但却操之过急,让天下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