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王林策稳坐大帐主位,左右皆是手下将领,他手里捧着刚接到的塞北王来信,细细读了数遍。
林策年纪不大,但格外细心,生怕自己错过重要内容。
“塞北王来信,邀我趁机攻打东海郡。
诸位,有何意见?”
林策放下手里的信件,目光认真的看向帐内的将士文官。
有人率先出列:“王爷,塞北军在长阳外的第一战,就被朱德贵的大军围困在了蝎子岭。
塞北王此信的目的很明确。
想要我们攻打东海郡,引得黄兴不得不调兵回援。
是为了解他塞北军之围啊。”
“王爷,我们可不能做了别人的棋子,给他人做嫁衣。”
“此言差矣。”
话音落下,立马又有人出来反驳。
“虽说塞北王来信,是为了解蝎子岭之围。
但对我淮南来说,同样是机会。”
“趁势拿下东海郡,有何不可?
既给了塞北面子,又能得到一个富庶大郡,何乐而不为?
我们总是要攻打东海郡的,难道不是吗?”
“将军此言有理。”
林策对后者更加倾向,他微微点头,侧脸看了眼稳坐在下边没说话的姐姐林南雅。
南雅郡主身披甲胄,缓缓起身。
“王将军此言在理。”
“好,既是如此,立马给塞北王回信。
另外,调集人马,明日东进,直奔东海郡。”
林策下达命令,望着众人前去操办,他起身走出书案,来到南雅身边。
“姐姐,不是说萧靖凌战无不胜吗?
塞北王怎么还会给我们来信?”
林南雅目光深邃,思考片刻:
“恐怕,这就是萧靖凌的主意。
不过,白的一座城,不要白不要。”
“本王听萧靖凌的名字,都快听出茧子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见上一面。”
“淮南和塞北必有一战,那时,你或许就见到了。”
京都皇宫。
黄兴身穿明黄色龙袍,稳坐龙椅之上,殿中左右分列着文武百官。
“报……”
突然有披甲护卫进殿,打断了官员的上表话语。
“启禀陛下。
斥候来报,城外出现大量靖凌军,已经逼近城头。”
“靖凌军?”黄兴眉头微不可察的皱起。
“靖凌军怎么会突然出现在京都城外?
可看清楚了?”
“回陛下,看的一清二楚。
他们身穿靖凌军黑色战甲,身后挂红色披风,手里举着靖凌军的战旗和萧字旗。
旌旗飘动,遮天蔽日,一眼望不到头啊。”
“萧家兄弟被朱将军围困在蝎子岭。
他们不去救援,倒是冲着朕来了。”黄兴表面还算淡定。
“陛下,来人必是萧靖凌。”
文官中有人站出给出自己的推测:
“这萧靖凌阴险狡诈,向来不按常理行事。
他率兵突然出现在京都。
怕是要趁着朱德贵将军在外作战,试图取我京都啊。”
黄兴闻言认同的点头。
萧靖凌的名号,他怎会没听过。
“陛下,臣以为,或许还有一种可能。
靖凌军在虚张声势。
故意摆出要攻打我京都的架势。
实际上,就是诱使陛下下旨,召回朱德贵将军,以解蝎子岭的危机。”
黄兴微微颔首,同样觉得有道理。
这种事,萧靖凌也做的出来。
“诸位爱卿以为,当如何应对?”
“陛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萧靖凌诡计多端。
若是他真的出现在京都城外,那么京都危矣。
臣以为,还是下旨,令朱将军回京都,最为稳妥。”
“臣附议。”
“报,启禀陛下,南徐郡传来急报。
靖凌军兵临南齐城下,放言要将失去的全都夺回来。
带兵主将打着秦字旗,乃是前朝秦家之后,秦风。”
黄兴对京都城外的靖凌军还没想出对策,南徐又出现了靖凌军,令其脸色愈发难看。
“传朕旨意,固守南徐郡。
若是丢了南徐,提头来见。”
“报,启禀陛下,东海郡传来急报。
淮南大军距离东海不足五十里,不日就可形成围拢之势。”
“什么?”
黄兴这下是真的坐不住了,直接拍案而起。
一连三道军报,令其头皮发麻,有些失态。
“三处受敌。
只能召回朱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