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杨广假死:那朕就暴揍各路反王啦 > 第460章 三季稻的研究

第460章 三季稻的研究(1/2)

    阴月娥没有在意这个问题,而是指着那一株株水稻,解释道:“陛下,先前我们在各地寻找强壮的水稻植株,臣妾在里面挑选了一些强壮的植株进行培育。

    现在这几株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预估可以增产到亩产八百多斤,生长周期估计也能减少一个多月.......”

    得到那本《育苗法》之后,她就不敢有丝毫怠慢,一直在努力学习吸收里面的知识。

    那庞大的系统知识,让她在这方面从无到有,真正成为了这方面的专家,所以也明白了杂交技术的精华所在。

    这段时间,她一直都在研究这些水稻样本,也做出了几个成品,但是距离陛下所说亩产几千斤,依旧是有很大的距离。

    这让她有些忧虑,所以一直派人在外面搜寻新的植株样本,企图弄出最强水稻出来。

    “亩产八百多斤还不够啊,姐姐你这都还嫌弃不够,这已经是惊天的增幅了吧!”人群中,长孙无垢满脸震惊道。

    其他人不知道水稻产量,所以不觉得有多厉害,但是她们兄妹走南闯北可是里面内幕的。

    大隋水稻产量并不高,只有一两百斤左右样子,如果自己这位姐姐真将水稻增产到八百斤,那绝对是功高盖世了。

    这已经不是一点点的增长,而是直接翻了四倍,这等于无数老百姓都可以吃饱饭,可以养活更多的孩子。

    意义之重大,就不亚于神农尝百草,甚至还要更加重要,这可是关系到吃饭的事情啊。

    看到这姐妹还一脸耿耿于怀的样子,她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八百斤还不够吗,陛下可是说这种杂交水稻最高产量可以达到亩产一两千斤,我这还差得远呢。”阴月娥苦笑道。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沉默了,真的可以达到那般恐怖的产量吗?

    额!

    杨倓脸色一僵,自己貌似给老婆巨大压力啊。

    两千斤的亩产在后世确实达到了,不过想要在这个时代就完成的话,难度还是很大的,毕竟水稻差了起码好几代的进化。

    除非自己可以从系统得到杂交水稻的种子,否则恐怕短时间内是做不到这一点了。

    不过实际上这点产量也足以够用,因为这产量是比不上亩产两千多斤,但是别忘了现在人口也少啊。

    根据当前的户籍统计,大隋的人口甚至已经不到四千万,有土豆作为基础,养活这些人难度没有大。

    要是累到了怀孕的老婆,那就得不偿失了。

    想到这里,他安慰道:“月娥不要过于急躁,需要循序渐进,八百斤的亩产暂时够用,先稳定下来再说。

    据说戒日帝国的水稻可以一年三熟,等到我们的人将稻种带回来之后,你就可以进行新的试验了。”

    一年三熟!

    听到这句话,众人眼前一亮,顿时有了精神。

    如果真能一年三熟,还能保持亩产八百斤的话,那产量可就相当夸张,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十分疯狂的数据。

    一旦完成,都可以用功德无量来形容。

    “戒日帝国的水稻竟然能一年三熟?”

    闻言后,阴月娥眼中闪过一丝喜色,这可是一个十分强大的特性,如果可以吸收起来的话,对于大隋水稻可有巨大好处。

    不过这东西应该跟温度有关,一般的地方想要一年三熟可不容易,因为四季变化,气温差异太大。

    交州那边水稻可以一年两熟,北方却做不到,这已经是说明了问题。

    如果可以克服了季节影响的话,那意义就不同了,自己未必就不能完成大隋全境一年三熟的壮举。

    杨倓嘴角一抽,心里暗叹道:“我的傻媳妇啊,你真要是克服四季温度变化,搞出四季稻的话,那可就真要逆天了。”

    那位老爷子都没做到的事情,要是在古代完成了,那后人估计要疯掉。

    这一刻,杨倓突然有些后悔,先前就不该教给自己媳妇这技术,这是要把未来皇后整成农科学家的节奏啊。

    看着她跃跃欲试的样子,他只能是安慰道:“一年三熟是真的,不过也跟那地方的气候有关,所以这个急不来。

    至于粮食问题,朕已经派人去海外取红薯种子,那东西平均亩产四五千斤,最高产量甚至可以达到八千斤。

    有了那东西之后,大隋再也不会缺少粮食了。”

    “什么,八千斤?”

    听到这句话,阴月娥等人眼珠子都差点瞪了出来,这产量未免也太夸张了吧。

    一亩八千斤的产量,这简直丧心病狂,一亩地就可以养活一家人,这要是种个几十亩,一家人可以躺在家里吃几年。

    “天啊!”

    崔明珠忍不住张大了嘴,好半天没有闭上,甚至是失神了一阵子。见多识广的她也被这个产量给吓傻了,这未免也太逆天了吧。

    自从跟着陛下之后,感觉自己真有种眼光短浅,且没见过世面的感觉。

    “亩产八千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