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些三公九卿、朝堂重臣闲置在一边,他们私下里可没少诋毁荀彧。
可今日荀彧仅仅从“四年六灾”的救灾、赈灾中,便说出了大汉未来发展的底蕴,着实让他们震惊不已。
他们内心承认,若是他们,绝对不可能在短短的五年内,把大汉治理得如此之好。
可他们能跟着成公子一起向丞相致谢吗?
他们一旦致谢,岂不就等于夸赞内阁这些年出色的政绩吗?
内阁既然有如此出色的政绩,岂不更显得他们这些前朝臣子的无能吗?
可如果不跟随成公子感谢内阁,岂不是说他们不认可这五年间内阁的辛劳与功绩?
既然不认可,他们还可能重回朝堂之上吗?估计肯定是没戏了吧?
正纠结间,蔡成出来给了他们台阶。
“诸公,午餐前我问诸公对大汉新制的看法,当然,也包括对内阁这些年的功过的点评,诸公一直三缄其口。
“我猜想诸公是因当着我与丞相之面,不好说出批评之语。
“我希望诸公放下心中芥蒂,尽管直言。我保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骄不躁,始终如一。
“我还可以保证,诸公对大汉新制以及内阁、各部这些年功过的点评,将是诸公恢复朝廷官职的关键。
“准确地说,唯有真心的点评,方才有机会恢复官职,继续为大汉的昌盛做出贡献。
“不知诸公如何想?敬请诸公直言。”
说完,蔡成向诸公再次一礼,态度非常诚恳、恭敬。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