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三塑强汉 > 第182章 函谷关上(1)

第182章 函谷关上(1)(1/2)

    相邻的车辆听到荀彧车中传来如此爽朗、欢快的笑声,尽皆愕然。

    丞相这是在与何人相谈,竟如此畅快。

    很快,特战队员找来关守。

    关守只有二十出头,一副精干的样子。

    他听到来人竟然要在函谷关城上用餐,马上便想拒绝。

    毕竟这些人打着的旗号是“游学”,说明是来自大汉学堂。

    不过,年纪大的和年轻的参半,估计可能是大汉学堂给予学堂先生的出游福利。

    他领关守之职,可不只是维持关内商贸秩序和收税,还要负责维护、修缮关墙。

    这么多人登城,还要在城上用餐,对关墙肯定是有影响的。

    可当荀彧拿出学署签署的通关文书后,那关守便没有再矫情,而是爽快地答应了。

    毕竟关守也是出自大学堂,只不过不是京都的大学堂,而是新安大学堂。

    这些年来,户部学署尽量在大汉北方的每县每乡都设置了蒙学。

    他读了三年蒙学,便参与了县考,第二年又参与了州考。

    州考中,由于商业方面考核的成绩优秀,便被征辟来函谷关任关守。

    虽然职级只相当于一县之功曹,可这也是他步入仕途的起点了。

    如果不是大学堂,他哪里有机会识字读书,又哪可能做官?

    所以,他对大学堂还是非常感恩的。

    如今,这些人有学署的文书,他自是不能阻拦。

    但他还是反复叮嘱荀彧,上城之后,一定不要破坏城墙。

    以大汉最低的官身,实际却还不是官,只是吏,敢如此叮嘱大汉丞相的,他大概也是这天下第一人了。

    只是不知道如果他知道荀彧真实的身份,他还敢不敢如此叮嘱。

    他很懂事,并没有跟着上城。

    关守的一系列操作,让荀彧对这个关守颇有好感,或许这关守日后的仕途会平坦很多。

    荀彧屏退车队附近不相干的人之后,看到杨彪、崔烈等人皆下了马车,便对着自己的马车叫道:“公子,出来吧。”

    然后,这些前朝的三公九卿、朝堂重臣,便看到蔡成施施然从马车上下来,对着众人行礼道:“见过诸公!”

    静,太静了。

    每个人都张口结舌,却发不出一点声音。

    他们此时算是明白了,为何蔡琰、轻风、细雨三人会随行了。

    成公子醒来了!

    当年丞相宣布说成公子只是中毒昏迷,几近活死人,没有人相信。

    可如今却证明,当年丞相所言为实。

    当年的蔡成确实没有死,而是成为了活死人。

    如今,已然醒来,就站在他们面前。

    震惊,太过震惊。

    震惊得大脑一片混沌,一个字都说不出来,连礼都忘了还。

    “诸公,先登城。一切上城再说。”荀彧招呼一声,便率先上城。

    刘协、蔡琰等人簇拥着蔡成,也跟着向城上走去。

    许禇走到诸公面前,大声说道:“诸公,还请登城。”

    这下子诸公才算清醒过来,一个个面面相觑,完全懵了。

    这成公子是才醒过来,还是早就醒了过来?

    这成公子醒来后,为何不马上昭告天下?

    当年众人随陛下出京,已是冬末,结果因为他们中的一些人耐不住寒冷,便重新返京。

    如今成公子与他们一起陪陛下出巡,竟然还是冬季,只不过是初冬而已。成公子这是要兑现当年的承诺吗?

    成公子醒来后,已经或即将要推行什么?对自己的家族是否有害?

    脑海中瞬间涌出无数的疑问。

    这些疑问他们都解释不了。

    反应快的,已经判断成公子是刚刚醒来不久。

    否则陛下如何会返京?返京后没过几天,便再次出巡?

    杨彪反应最快,知道这些疑问都需要上城后,才能请成公子和丞相解释,便招呼一声,忙不迭地也开始登城。

    所有人上城之后,龙鳞卫很快便从关守衙门里搬来了桌椅。

    龙鳞卫说,他们刚到衙门门口,便看到关守在让小吏把这些桌椅送来城头。

    这让荀彧对此关守的好感更甚。

    众人逐一落座,根本不等龙鳞卫烧水泡茶,便都将目光都投向蔡成。

    蔡成似乎很理解诸公迫切的心情,便开口说道:

    “我沉睡了五年,在吾妻文姬小姐与轻风、细雨的照顾下,于十日前醒来。”

    众人不知道蔡成口中的“吾妻”是谁,可他们知道蔡琰的字是昭姬,而从蔡成所说的“文姬”,便推测这是蔡成把“昭姬”改成了“文姬”。

    这些人真的都是七窍玲珑心,仅仅从一个称呼上,便能准确推断。

    可“吾妻”又是怎么回事?

    难道蔡琰不再是成公子的使唤丫头,而成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