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三塑强汉 > 第165章 敬天下师

第165章 敬天下师(1/2)

    蔡成忙不迭地还礼,然后说道:“我需要再补充一点:组建内阁也好,选择丞相及阁老也罢,背后都有我的强势而为。

    “如今,内阁得力,各部顺畅,朝廷安稳,陛下也在快速成长。而经过了五年的实践检验,也初步证明了大汉新制对大汉有百利而无一害。

    “故而,请诸公谅解当年我是无奈为之。强势重组朝廷乃手段,非目的也。

    “不过,自此日开始,除非有人为害大汉,否则我不再干涉朝政,更不干涉大汉官吏的任免。”

    当前大汉新制已然推行下去且运转良好,蔡成就不想再参与大汉治理的日常事务了。

    “不可!”卢植叫了起来。

    “公子不仅是帝师,实乃‘天下师’也。如若公子不再干涉朝政,吾等担心会走错方向。”

    卢植提出的“天下师”,瞬间让在座诸公猛省。

    成公子可不就是天下师吗?

    没有成公子拟定的《大汉新制》,大汉如何会在短短五年中,便奠定了高速发展的基础?

    没有成公子留下的《规划》,大汉如何能安然渡过“四年五灾”?

    成公子在大汉最为虚弱之时,为大汉开辟了一个蒸蒸日上的全新时代。

    众人再次齐齐起身。“敬天下师!并请天下师勿要脱离朝政!”

    包括蔡琰、申金、管笃、刘协等人,也跟着众人一起,对着蔡成郑重一礼。

    “敬天下师!”

    蔡琰、申金等人可没有请蔡成继续参与朝政。

    是否参与朝政,恩师自会定夺。

    蔡成苦笑。

    他是真不想再参与朝政。

    五年来,大汉的经历证明,基础已固,发展可期。

    蔡成现在只想把大汉故土全部收复,然后再率领水陆两军,去为大汉开疆拓土。

    可看今天这架势,他想脱离朝政,完全不可能呀。

    大家重新落座后,蔡成苦笑道:“其实,虽然我还没完全了解这五年中发生的事情,可我已经确定,大汉在内阁的统领下,在六部有力的行动下,真的不需要我再插手。

    “何况,大汉尚有故土尚未收复,尚有可保大汉万民无冻饿之忧的疆域,待护民军去夺取。

    “诸公是否忘记了我指洛水的誓言?现在时限已过,我自然是要率领护民军,为大汉收复故土,为大汉开疆拓土,实无力再参与朝政了。”

    王允叫道:“收复故土、开疆拓土,难道就不是朝政了?”

    一直没有说话的贾琮也叫了起来。“汝不参与朝政,吾便也回家养老。反正吾现已年近六旬,无力再操心内阁事务了。”

    “还有老朽。老朽亦年过半百,内阁事务繁重,实无力矣。”

    蔡成苦笑。

    这是在逼他吗?

    倒是王允所说,让众人眼前一亮。

    其实,这些阁老们在得知蔡成醒来后,便都想到了当年蔡成的“洛水之誓”。

    如果说,蔡成沉睡五年,尙可以作为托辞的话,那蔡成醒来后,真的要在五年间,收复江东四郡、江南四郡、交州、益州,以及整个西域的全部故土了。

    大汉对誓言可是极为重视的。

    如果蔡成醒来后,还不履行自己的誓言,那蔡成会被整个大汉鄙视的。

    但也确实如王允所说,收复故土与开疆拓土,同样也是朝政的一部分呀。

    你成公子要兑现自己的誓言,未必一定要亲自领军出征吧?

    你可以坐镇中枢,指挥着护民军收复故土呀。

    看到蔡成不是在故作姿态,荀彧脑子飞转。

    成公子不参与朝政,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可成公子在漆垣时也和他说过,除了振兴大汉外,他还有更为重要的任务。

    虽然当初成公子没说“更重要的任务”是什么,可荀彧知道,那绝对不会是收复故土和开疆拓土。

    因为在荀彧看来,只要大汉朝廷能管得过来,以护民军的战力,收复故土和开疆拓土,都不是什么难事。

    这说明,成公子的师尊山中客,一定还布置了暂时不能为人所知的任务,而且于大汉有利无害。

    所以荀彧不想影响蔡成完成山中客布置的任务。

    可荀彧经过这五年的全力支撑,他也知道,如若要大汉后面的路走得稳、走得快,还真需要成公子这位天下师。

    猛然间,荀彧有了主意。

    荀彧起身说道:“吾有一策,既能让成公子参与朝政,又能让成公子实现誓言。”

    “何策?”黄琬马上问道。

    “诸公皆知,内阁之下欲建一战略司。

    “今日公子与诸公之言,让我意识到,无论是我内阁,还是大汉兵部,实则均需要一个战略部门,专司研究大汉战略。”

    五年过去,“战略”一词,在大汉高层不仅不再陌生,而且都意识到了战略的重要性。

    荀彧喝了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