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三塑强汉 > 第151章 思维未开(2)

第151章 思维未开(2)(1/2)

    申金很老实,把他数年前的谋划都说了出来。

    派出百人规模的斥候小队去江东探查,肯定是不用上报兵部的。

    “还请了海军配合?”戏忠也听出了味道。

    “必须得请海军呀。否则曹操把江船都烧了,不仅要迁移的人口离不开江南四郡,就连派出的斥候也得全部留在江东。

    “而且,与海军配合,又不产生更多的支出。海军本来就是要在汉海、东海沿岸训练的。斥候小队去海边获取补给,再顺便把愿意去徐州的百姓运走,三个方面什么都不耽误。”

    朱儁、皇甫嵩、戏忠、郭嘉都怪异地看着申金。

    江东的斥候小队,可以获取补给,又可以转运伤员,最大程度地保持了战力。

    不仅不影响海军的训练,还顺手把愿意迁徙的百姓运走了。

    这可真是什么都没耽误。

    “征东军团已在江东活动了近五年时间?”朱儁老爷子惊叫出声。

    “对呀。按四月前王勉来信所说,目前已从江东迁徙了六十多万百姓。如果不是有江南孙策对曹操的大力支持,两年前江东就支持不下去了。

    “而江南尚有余力支持江东,就是因为陆水军按兵部的指令,几年来都按兵不动。江南孙策一点压力都没有,只管安心发展、逐步强大。”

    申金嘴巴一点都没给兵部留面子。

    兵部数位大佬脸都红了。

    其实他们还是挺冤枉的。

    毕竟这些年来,兵部并不轻松。

    说是四面止兵息戈,实则在四年五灾的情况下,兵部响应内阁的号召,整个护民军都开始屯田。

    整个朝廷既无钱粮、亦无精力出兵江东、江南。

    不过,西面面对西羌八族,东面面对高句丽、扶余,北面面对鲜卑,而且还有征西军团收复西域……

    哪里有什么止兵息戈,军事行动根本就没停下来过。

    就在大家都觉得有些冤枉时,郭嘉突然说道:

    “兵部的战略思维还是没打开。我建议效仿内阁,兵部下也要建立一个战略司。”

    然后又看向申金。“致远,你愿意入作战司,还是愿入战略司?”

    “干嘛非要建立两个司?当前没有相应的人手,把两个司并为一个,称为‘战略作战司’不好吗?”

    申金入了郭嘉“二选一”的圈套却不自知。

    “如果你愿意来做司长,便按你之议组建‘战略作战司’。”何山悠悠地说道。

    “干嘛非得是我?西南军团的文则军团长、征南军团的儁乂军团长,可都是很好的人选。”

    “你以为兵部没与他们商量吗?可他们说了,他们都没完成大帅沉睡前留下的任务,要完成任务后再考虑。”何山没好气地说道。

    “是呀。他们可都是想着以战功封侯呢。在未封侯之前,哪里愿意入兵部。”朱儁老爷子也悠悠地说道。

    蔡成听出来了,朱儁老爷子这是想提醒他,现在各军将领的军功已经不少了,是否可以解封“不收复大汉故土,便不会封侯”的规定。

    蔡成微微一笑,把一大块炖肘子送入嘴中,三口两口吞咽下去,看着各人说道:“我哪里想到我这一睡便是五年?不过,五年间,各军团都是军功卓着,倒是真如老爷子所说,应该解封了。

    “不过,要真正解封,还得我亲自去各军转上一圈。

    “这样吧,兵部传信各军团,请各军团的军团长、参谋长来京都过年节,留副军团长和副参谋长驻守。年节后,我便与各军团的当家人一起出发,去看看五年之后的护民军。”

    说完蔡成还看向皇甫嵩。“届时义真尚须同行。”

    皇甫嵩知道蔡成让他同行,必是与全新的监察机制有关,当即满口答应。

    蔡成又夹了一大块羊肉,还是三口两口吞咽下肚,继续说道:

    “其实,当前最紧急之事,便是解决江东曹操。”

    “为何?”众人大惑不解。

    这成公子刚刚醒来,连天下大势都没了解完全,怎么就要先解决曹操了?何况,还用上了“紧急”一词。

    蔡成看向申金。“致远,你建议王勉以‘斥候探查之名,行对江东特战之实’,是在我中毒之前吧?”

    申金嘴咧了一下,辩解道:“我想那是斥候行动,就没告诉大帅。”

    “可你想过那是一个战略行动吗?”

    申金摇了摇头。

    就是去江东捣乱、报仇,怎么能和战略联系起来呢?

    “我问你,为何江南孙策要大力支持江东曹操?”蔡成还是不紧不慢,把碗里的饭全部刨入嘴里,便拿起手边的拭嘴麻布擦嘴。

    “江东与江南唇亡齿寒。如果曹操过于衰弱,孙策担心我护民军过江取江东呗。”申金的回答很有自信。

    “诸公如何看待?”蔡成又看向其他人。

    大家都忙着把碗中最后一点饭全部刨入嘴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