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三塑强汉 > 第138章 鲁肃示警

第138章 鲁肃示警(1/2)

    好在蔡成因为自己的疏忽,中毒身亡了。

    否则,桓佑唯一的出路,便是前往京都,投靠青州成公子,并辅助成公子实现特训班的使命:拯救地球。

    尽管如此,桓佑也知道,现在真不是与护民军正面对抗之时。

    本来桓佑还在担忧护民军会火速东渡与南下,渡江后,便是犁庭扫穴。

    其他不说,仅仅是护民军占据扬州,因荆州并不靠海,护民军便可在雪花盐上拿捏荆州。

    当然,桓佑认为蔡成中毒身亡,必然是因为自己的疏忽。

    否则,一个穿越之人,在特训班中,又受过各种安全训练,怎么可能会被他人下毒?

    现在北方势大,桓佑也必须要给自己争取几年时间,然后才有可能与护民军一较高下。

    在全方位劣势的时候,只能用时间来拉近距离,慢慢塑造自己的优势。

    桓佑认为,自己当前最大的优势,便是蔡成中毒身亡,在整个大汉,再没有人在知识、经验、战略、战术等方面能与自己相提并论。

    用上几年,把荆州兵马的兵器、战阵都提升到与护民军相当的水平。

    过程中,再顺便把扬州、益州收入手中,哪怕在钱粮和人口方面一时之间还比不上大汉北方,便至少也是半壁江山。

    而北方没了蔡成,大江以南却有自己,此消彼长之下,优势会越来越明显。

    由于自己当前没什么声望,手中也无兵,就暂时以孙策为主好了。

    在这些的考虑之下,桓佑告诉孙策:

    现在荆州只能靠水师阻挡护民军过不了大江,但在战力上,却与护民军相去甚远。

    最致命的便是弓箭、战阵与器械。

    当前,孙策军普遍用的是一石弓,而护民军普遍用的是两石半弓。

    两军相遇时,振汉军(桓佑为荆州军队的命名)只能被动挨打,却无法还击。

    在战阵方面,除简单的方阵、圆阵,以及进攻用的锥形阵之外,真正攻守兼备的野战战阵,几乎没有。

    而护民军在正面厮杀时,不仅有鸳鸯阵,还有连环鸳鸯阵(多个小鸳鸯阵的组合),无论是小队兵马,还是大规模野战,振汉军都不是护民军的对手。

    所以,桓佑建议,暂时以大江天堑及荆州水师阻护民军渡江,加大开发长沙冶(后世的湘潭铁矿)。

    在文治方面,实施减租减息,增加人口;普遍用铁犁耕地,增加粮食产量;建立工坊,推出不亚于青州特产的物品……

    如此,便可让荆州四郡在未来的两三年内积累大量钱粮,从而支持孙策争霸天下。

    在军队上,全部重新训练,并效仿青州,招募十五、六岁的孩子入训练营,三年后,荆州便会有一支可以与护民军相抗衡的军队。

    为此,桓佑说他可以亲自担任训练营总教官。

    在外交上,不仅要与扬州曹操结盟,同时还要与扬州展开贸易,从而换取大量扬州海盐。

    而海盐运抵荆州后,他会建立制盐工坊,将海盐制成雪花盐,再向扬州、交州贩卖。

    桓佑当前力量不够,当然想联盟曹操。

    有曹操在扬州顶着,荆州东面便已无忧,只需要严防北面大江防线就行了。

    另外,还需要派出斥候,前往武陵郡与益州交界处,探索进入益州的通道。

    现在上庸道被护民军控制,江南荆州若想打通与益州的通道,唯有找到武陵郡与益州牂柯郡的通道,再通过綦江道前往成都。

    联盟都是暂时的。

    在桓佑看来,扬州和益州,都是他的砧板上的鱼肉。

    阻止孙策支援襄阳的还有周瑜和鲁肃。

    鲁肃?

    没错,就是那个东汉末年正史上杰出的战略家、外交家的鲁肃鲁子敬。

    看过《三国演义》的看官,可能都有些看不起鲁肃,认为他没什么本事。实则是《三国演义》为了突出诸葛亮,有意贬低鲁肃的。

    正史中,鲁肃无论是在战略上、外交上、军事上、谋略上,都是不亚于诸葛亮的存在。

    可以说,在东汉末年和三国之前的这段时间内,荀彧、诸葛亮、鲁肃三足鼎立,都为魏蜀吴三分天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鲁肃本是徐州临淮人士,家中是徐州数一数二的大士族、大富豪。

    在护民军占据徐州后,他给族人出了“献钱献粮,支持新农体系”的主意后,就逃出徐州,去投奔周瑜。

    结果知道周瑜率领五百私兵去支援孙策后,他又过江,一路追赶,终于在洞庭湖水师大营追上了周瑜的步伐。

    可鲁肃为何要跑呢?

    “兖徐犯青州”时,他主动给陶谦写信出谋划策。

    他相信,护民军夺取下邳后,这些信件必然会落在护民军手中,而护民军也不会放过他。

    如果他知道青州成公子不仅不会罪责于他,反而还会重用他,就不知道他是否还会逃入荆州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