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三塑强汉 > 第126章 明君之象

第126章 明君之象(1/2)

    刘协笑嘻嘻地放下石杠,又跑到蔡成身边,抓着蔡成的手臂,炫耀式地说道:

    “刚刚我在师尊怀里睡了一觉,睡得特别香。”

    然后又对众人说道:“各位大人先与师尊聊着,吾去亲自烧两个小菜,为诸位大人下酒。”

    说着,便又蹦蹦跳跳地跑了出去。

    众人马上就明白了,小皇帝已经长大了。

    他必是在院外听到了黄琬刚刚的话语,而且也听明白了。

    他担心师尊与阁老们因为他而产生嫌隙,专门进来展示一下他与蔡成之间的亲密关系。

    只是更让这些阁老感到怪异的是,他们此次拜见皇帝,已然没有了曾经的那种若隐若现的惶恐。

    看到刘协跑了出去,没有一个人开口,除刘繇过去没见过皇帝之外,其他人都在努力回忆过去与皇帝陛下相见、交流时的场景与感受。

    慢慢的,他们似乎想清楚了一些。

    过去的惶恐,首先来自“天威”。天威煌煌,天然便让人胆寒。

    然后便是来自“圣心难测”。先帝身边十常侍把持朝纲,任何奏表,都有可能遭到十常侍的反对。

    十常侍反对,自然等于先帝反对。

    只要先帝反对,那上表的臣子会有什么下场,完全看当时先帝和十常侍的心情。

    心情好,或许只是斥责一番;

    心情不好,贬职、罢官、下狱……甚至身死都不是不可能的。

    他们中王允又有了一些别样的感觉。

    因为所有阁老中,只有王允一直没有离开过京都。

    王允突然发现,自从蔡立入京顶替郭全任大司农后,先帝的性格便不再那么乖戾,反而是越来越温和,对十常侍也不再言听计从。

    先帝性格的转变竟然与蔡立有关?

    虽然那时蔡立随时会被先帝召中宫中与陛下闲话,可如今王允想来,还是觉得内心震撼。

    这蔡立到底有多大本事,竟然能够改变先帝的性格?

    王允突然想到蔡成曾经说过的一些言论:

    后宫、外戚、士族,甚至是皇室宗亲四大集团,有一个潜意识中的共识:把皇帝陛下锁于深宫,使其永远不了解天下之势和民情。

    王允由于性格原因,与朝中那些重臣交往不多,没人与他说过此事,他也从来没想过这些。

    可如今想到蔡立入京后先帝的变化,又看到如今陛下身体健康、性格开朗,一扫过去的柔弱与惶恐,再联想到过去宫中传说的先帝少子刘协知礼善辩、心思慎密等传言,王允突然意识到,如今的陛下已然获得了新生,虽无圣威,却给人通透之感。

    想到此处,王允再回头看着躺椅上的蔡成,内心中突然感慨万分。

    陛下的新生,皆因成公子;

    陛下之通透,皆因未被锁于深宫,而是走遍西、北、东,开了眼界,长了见识。

    王允想到成公子曾经说过,他要把陛下培养成明君、圣君,如今仅仅过去五年,陛下已显明君之象……

    突然间,王允对着蔡成高举双掌,深深地弯下腰,弯腰的过程,双掌在空中渐渐重合,感激地说道:

    “多谢公子对陛下的教导,陛下已显明君之象!”

    不光是蔡成,荀彧和其他阁老也都愣了一下,然后大家才反应过来王允在说什么。

    除刘繇之外,荀彧和其他阁老,过去都见过五年前的陛下,自然与当前的陛下有了对比。

    如今的陛下开朗、自信,却又那么随和,可不是“初显明君之象”吗?

    大家又看了看蔡成。

    陛下拜师成公子后,没过多少时间,成公子便中毒倒下,哪里教导过陛下什么,为何王允要如此感谢成公子?

    瞬间,众人恍然了。

    成公子虽然没有亲自教导过陛下什么,可陛下身边可是有成公子安排的三个师兄弟。

    成公子过去对申金、诸葛亮和郭淮的教导,在这几年中,必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陛下。

    更何况,陛下游历大汉北方,又在农庄中居住近一年的时间,而参与县考、州考,成绩亦是名列前茅……岂不是全赖成公子的感染和教导?

    成公子虽然没办法亲自教导,可和亲自教导也相去不多矣。

    想到此处,刘虞带头,各阁老起身,很是默契地都对蔡成弯下了腰。

    “感谢成公子的教导,陛下已初现明君之象!”

    刘繇虽然不知道大家这是什么意思,可也有样学样的弯腰致礼,学着众人说着同样的话。

    蔡成在躺椅上,努力把身子挺直,双手抱拳。“成五年‘活死人’,哪里教导过陛下一丝一毫?此乃陛下天生聪慧,成实不敢贪功也。”

    众人重新落座后,刘虞便急不可耐地问道:“公子对陛下的下一步安排为何?”

    蔡成稍稍沉吟了一下,郑重地答道:

    “不参与京试,而是与诸葛亮一起,一边在京都周边改名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