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 第711章 化学痴女,陆续归来(六)

第711章 化学痴女,陆续归来(六)(1/2)

    朱有建为矿奴紧缺的事,都动过些奇思妙想:

    能不能把活僵驯化成矿奴?

    你想啊,活僵有的是力气,不用吃饭喝水,也不会生病偷懒,简直是天生的开矿好手!

    他还琢磨着,要是能找到那种能被某种东西控制的灵僵——

    不是乱咬人的普通活僵,说不定这事儿真有实现的可能,到时候矿奴不够用的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

    这边朱有建还在想“活僵挖矿”的事,那边王德化和王承恩已经一唱一和,把应对活僵的法子细细说了:

    眼下高宇顺已经带着人手动身去了云南,之后还会往莫卧儿方向走,主要靠“血食”做诱饵,把分散在各处的活僵吸引聚集到一起,再用石油分离出的重油浇上去,点火用高温彻底焚化;

    焚化完了还不算,得把骨灰一遍遍筛捡,连细小的残渣都不能放过,务必把带着“麻神毒”的东西连根灭除,不留半点隐患。

    可这话刚说完,新的问题又冒了出来:

    高宇顺他们一路上,会不会有活僵中途躲起来、或是“假死”?

    吐蕃人之前在边境活动,有没有和活僵交过手?

    那片冰天雪地的雪域高原上,会不会有冻僵的活僵藏在冰川缝、山洞里?

    这些隐患要是没发现,等天气转暖或是遇到合适的机会,总有复苏的可能,到时候又是一场大麻烦。

    面对这些疑问,议事厅里的人也只能叹气——

    是真没办法。且不说高原地形复杂,到处是雪山冰川,想逐一排查根本不现实;

    那些深不见底的冰川缝隙里,说不定就陷着没被发现的活僵,总不能把所有冰川都挖开。

    最后也只能定下权宜对策:

    不管在哪儿见到活僵,都当场用火烧灭;

    发现新出现的,就立刻调人手处理;

    一旦有人感染“麻神毒”,也果断清除,绝不让毒扩散;

    至于那些实在找不到、藏得太深的,也只能暂时放弃,走一步看一步,先把眼前的隐患解决再说。

    朱有建听着众人讨论完,面向卢九德、方正化,便笑着开口:“两位爱卿眼下就先别走了,在京中待上一个多月再说——

    正好看看研究院的新进展,也等活僵的事再稳一稳,之后另有安排。”

    朱有建先看向卢九德,语气里带着几分体谅:

    “卢爱卿长期在海上漂泊,跟京中实在难以通联——

    即便有补给舰往来,也得等上数个月才能传次消息,不是短时间内能联系上的,你在海上办事,朕在京里总觉得心里没底,太不方便!”

    说着,他又转向方正化,语气里多了几分无奈:

    “方爱卿先前带兵在外,到底到了哪片地界,朕不知道;

    想来爱卿自己,也未必能说清每次行军的具体位置。

    靠轨车传送消息,一来一回要耗上半年之久,遇上急事根本等不起,着实让人头疼。”

    话锋一转,他眼中多了些笑意,语气也轻快起来:

    “不过好在如今研究院有了新的通讯法门,将来不管是海上还是边境,都能实现远地与京中即时通传,遇见紧急事,当天就能靠这个联系上。

    只是眼下还有些技术麻烦在研究解决,得再等些时日才能真正用起来。”

    卢九德和方正化听了,又惊又喜——

    他们一个在海上盼着消息快些到,一个在战场愁着前路在哪,哪想过还有“即时通传”的法子?

    两人对视一眼,眼里满是好奇:

    到底是何等神奇的器物,能有这般“千里传声”的玄妙本事?

    心里顿时像被猫抓似的,满是期待,恨不得立刻就能见到这通讯神器。

    之后,卢九德、方正化二人及麾下的百夫长们,被安置在了皇庄的迎宾楼。

    这迎宾楼早就扩建,原本只是用来收住蕃国使团的,自崇祯十七年后,只有吕宋人、朝鲜人和流求人,每年还来使团。

    三国使团人员有限,朱有建干脆留下一栋楼,给他们使用,其他的就作为监匠居住了。

    不止迎宾楼,挂甲屯那边更是划出了一大片空地,不少地皮上已经搭起了脚手架,工人正忙着建新楼——

    按照乾德皇帝的规划,这片区域将来要建成能同时住下五万人的聚居区。

    别觉得建得多,细算下来还真未必够:

    单是四处修路造桥的建工队就有一万多人,海师全员一万,重工和轻工两大工坊加起来近两万,再加上监卫、内侍、宫女等后勤人员,算下来总人数早已超过五万,将来人只会更多。

    西苑皇宫如今推行起了轮班制,内卫、内侍、女官、宫女全部分成四班,按时辰交替值守。

    按朱有建的意思,除了要常伴左右的王承恩和总管防务的王德化,其他人都得参与轮班——

    月俸一分不少,冬天的炭火、夏天的冰饮这些补贴也照样发,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