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 第695章 群架事件,无线电报(三)

第695章 群架事件,无线电报(三)(1/2)

    这场斗殴的起因暂且不论,最热闹的是旁边还围着一伙“拉拉队”——

    队长是才七岁的朱徽媤,一群不超过十岁的男娃女娃挤在工坊角落,小手拍得通红,一会儿扯着嗓子喊“李大哥加油,把锌电极的理说赢!”

    一会儿又踮着脚嚷“朱大哥使劲,铅电极才靠谱!”,那股子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劲头,比打架的人还兴奋,连蹦带跳的差点挤到打斗圈里。

    守着小公主的嫲嫲看得心焦,伸手拉着朱徽媤的衣袖好言劝说:

    “小公主咱别起哄了,万一伤着可咋整?”

    可小姑娘脸蛋涨得通红,眼睛紧紧盯着地上扭打的人,正看得兴起,嘴里还嘟囔着“不碍事,他们没真使劲”,压根没听进去。

    嫲嫲没法子,只好让宫女们在旁圈着这群孩子,自己拎着裙摆急匆匆往西苑跑——

    一边跑一边琢磨:

    里头有皇子,有圣主看重的研究员,伤了哪个都不是小事,总得找管事的王总管来管管。

    王承恩在西苑偏厅听完来龙去脉,顿时头大:

    圣主正搂着威龙在里间午睡,向来是沾枕就沉,最忌人打扰。

    他急得在厅里转了两圈,眼瞅着威龙从里间扭着身子出来,大概是要去院子里小解,赶紧快步凑过去,一边用手比划着“打架”“工坊”的动作,一边压低声音解释电池坊里的乱局,满脸恳求地望着威龙,把希望全寄托在这只通人性的狸猫身上。

    威龙似懂非懂地晃了晃脑袋,鼻子嗅了嗅王承恩的手,又扭头看了看里间的门,随后扭着圆滚滚的身子,慢悠悠跳上双层躺椅的第一层,没敢往朱有建身上爬——

    大概是记着自己体重超标,上次压得圣主喊胳膊酸,这会儿还存着分寸。

    威龙凑到朱有建胳膊边,用肉垫软软的爪子轻轻挠他的手掌,一下、两下……

    力道轻得像挠痒,挠了十几下,才把睡得正沉的朱有建挠得动了动。

    朱有建迷迷糊糊睁眼,脑子还没转过来,刚要皱着眉发火——

    这午觉睡得正香,谁这么不识趣扰人清梦?

    可眼角余光瞥见是威龙圆乎乎的脑袋凑在跟前,毛茸茸的尾巴还轻轻扫着他的手背,火气顿时消了大半,只揉了揉眼睛,打了个哈欠坐起身,哑着嗓子问:

    “咋了?饿了?”

    一旁的王承恩赶紧上前,先躬身行了个礼请罪,才把电池坊里两伙人因研究争执动手、连三皇子朱慈炤也卷进去扭打,二公主朱徽媤带着一群孩子在旁起哄的事,一五一十说清楚。

    末了他垂首站在一旁,语气恭敬又带着几分急切:

    “此事牵涉皇子与公主,老奴不敢擅自决断,还请圣主定夺。”

    没成想朱有建听完,不仅没半点恼怒,反倒眼睛一亮,刚才残留的睡意瞬间被驱散得干干净净,精神头一下子提了上来。

    他伸手拍了拍威龙的脑袋,笑着起身穿鞋:

    “哦?研究还能吵到动手?

    倒有这热闹?走,去瞧瞧他们到底争什么!”

    其实李雷闪和朱慈炤早有分工:

    李雷闪主攻电池的性能优化,从电极材料到电解液配比,一门心思钻在“怎么让电量更稳、用得更久”上;

    朱慈炤则聚焦发报收报机的结构改进,琢磨着“怎么让信号传得更清楚、机器更小巧”。

    俩人扎在工坊里一年多,经了无数次实验失败——

    电池漏液、发报机没反应是常事,后来得了物理科大佬们的理论支援,再加上朝廷不计白银成本地“烧钱”采购材料,总算有了成果:

    能稳定供电的电池基本研制成功,发报收报机也熬过一次次试错,有了能实际运转的雏形。

    连关键的“橡胶裹铜线”这步都搞定了——

    为了防止铜线漏电,他们专门用南洋运来的橡胶熬成胶,裹在铜线外层做绝缘。

    虽说这项目也烧了不少钱,但好在延安府刚勘探出一处小型铜矿,铜料供应一下子松快了,解了燃眉之急——

    不然按之前的消耗速度,皇帝怕是真要下令熔些黄金来做金属线应急了。

    如今《海疆录》上已经添了铜矿需求,研究院还专门编了本《铜矿勘探与初采手册》,供后续采挖队伍参考。

    既然核心的电池和发报机都有了,俩人当即决定开始实地实验。

    他们带着工匠铺设裹了橡胶的铜线,从最初的一百尺短距离开始试,信号稳定后再慢慢加到一千尺、一万尺。

    一边铺线,一边根据发报、收报的效果调整设备——

    信号弱了就改进电池功率,字符乱了就调整机器齿轮,电池的体积也在一次次优化中,从最初的“半人高”渐渐缩小到“能搬着走”。

    等推进到远程搭建时,俩人干脆各带一队工匠,分别从两端往中间铺设铜线。

    起初一切顺利,直到昨天下午,总长十万尺的铜线终于对接完成,正式的远程信号实验才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