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艘大明舰船列阵如城,艨艟巨舰的龙首兽吻在阳光下泛着冷铁寒光。
郑和立于旗舰上。
望着水天尽头那片黑压压的倭国舰队,手中令旗沉稳未动。
连续几日来,舰队沿倭国东南一路北上进,已连破七波倭船袭扰,此刻终于抵达决战之地。
而倭人也集中了剩下的所有舰船。
见到大明舰队出现了。
“诸君,明寇来了。”
“为神国尽忠的机会到了。”
“神国兴衰,在此一战。”
“玉碎冲锋——”
早就商量好的倭军将领们,充分发挥了倭国的传统艺能——猪突!
“报告总指挥使,倭人结八百艘‘关船’为阵,似要依古法‘蚁附’冲锋!”
了望手扯着嗓子禀报。
郑和远眺只见对方舰船多为小吨位快船,甲板上密密麻麻挤满持械武士,桅杆上高悬的“风林火山”旗在海风中猎猎作响。
他嘴角勾起冷峭弧度。
“跳梁小丑,也敢效共工触山?”
突然——
“呜呜——呜呜——”
倭舰队中响起凄厉的螺号声,八百艘船如离弦之箭般冲大明舰队正面突进。
前排“安宅船”泼洒着铁炮霰弹,后排“小早”快船则满载着持刀浪人,甲板上“杀给给”,“玉碎”,“天佑神国”等等的嘶吼声浪竟压过了涛声。
明知不敌。
倭寇将领还是以为凭借悍不畏死的冲锋,必能给予明军一定杀伤。
只要能够重创明军,哪怕全体玉碎也值了。
“左军张赫部,右军王景弘部,即刻展开鹤翼阵!”
郑和令旗挥下。
三千艘宝船瞬间变阵。
前排二十艘“福船”突然向左右两翼斜切,船艏架设的船炮同时轰鸣,霰弹在海面犁出两道白色火墙。
中军主力则保持严整纵队,艉楼神机营士兵已将火箭架上“一窝蜂”发射器,硫磺的刺鼻气味随风飘散。
倭舰队前锋恰撞入炮火杀伤区,三艘安宅船当即被轰断桅杆,甲板上的倭寇如同被割倒的麦子般成片倒下。
但后续舰船仍踩着同伴的尸体疯狂突进,眼看距明军阵列已不足三里。
郑和突然指向东南方。
“妈祖显灵,借我东风!”
果然——
话音刚落,原本平稳的海风竟骤然转向,鼓得明军船帆如满弓之弦。
王也小道长说的不错,这场战争,陆地上妈祖管不着,但只要在大海上,妈祖娘娘就一直会暗中庇佑他们。
“火箭齐发!”
刹那间,万箭齐发的破空声撕裂苍穹。
神机营士兵点燃的火箭拖着赤红尾焰,组成密不透风的火雨斜向坠落。
得益于顺风之势,箭矢射程较平日增加一倍,精准落入倭船堆积的火药桶与帆缆之间。
火借风势迅速蔓延,海面上顿时腾起数十道冲天烟柱,倭寇的哭喊声与木材爆裂声混杂成炼狱交响。
“着火了,着火了!!”
“啊啊啊啊!!!”
更令倭人绝望的是,当他们试图弯弓反击时,逆风射出的箭矢竟被强风卷得倒飞而回,反而射中自家舰船。
“八嘎!”
“怎么回事?为何神风不佑我等?”
“难道神风抛弃了我们倭国?”
“为什么?为什么啊??”
无数倭人看到这一幕,顿时目眦欲裂。
一名倭将挥刀劈砍飘落的己方箭矢,却见明军舰队已完成合围,三层舰船组成铜墙铁壁,舰艏弩炮射出的“火龙出水”弹拖着烈焰,将试图突围的倭船连人带船炸为齑粉。
激战两个时辰。
东京湾已成了火海。
燃烧的倭船在漩涡中相互碰撞,海水被鲜血染成赤红色,挣扎的倭寇引来成群鲨鱼,海面上浮起片片碎肢。
而大明舰队竟无一艘舰船沉没,仅三十余艘受轻微损伤。
当最后一艘倭船带着熊熊烈火沉入海底时。
“赢了!赢了!!”
“我们胜了!”
“大明万岁!”
将士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响彻云霄。
“郑和指挥的好啊,果然没让朕失望,一战灭掉倭国全部船只。”
朱棣凭栏远眺燃烧的战场,非常兴奋。
随后,他将一杯烈酒倾入海中,心里非常清楚:“虽然此战郑和指挥得当,但此战也仰赖了妈祖娘娘的保佑,否则我大明绝不会如此顺利……”
“是啊!”
王也轻轻点了点头。
接下来就该进行登陆作战了。
只要明军能歼灭倭国集中起来的全国精锐,那么占领倭国不过是时间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