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我伪装修仙人,天幕忽悠古人 > 第604章 大明续命要海陆并重

第604章 大明续命要海陆并重(1/2)

    晴空万里,碧波无垠。

    明朝郑和的庞大舰队在返航途中破浪而行,二百余艘舰船如巨龙般蜿蜒于海面。

    作为十五世纪人类最庞大的舰队,旌旗招展,气势恢宏。

    海风轻柔。

    鸥鸟翔集。

    银鳞跃出水面,溅起晶莹的浪花,日光倾泻在天元号旗舰的甲板上,镀上一层金辉。

    郑和、王景弘、侯显等身着绯红青绿官服的官员们立于船头,衣袍上的织锦纹样在风中翻飞,金线绣的飞禽走兽仿佛随时欲振翅腾空。

    簇拥在他们中间的。

    是一位身着道袍的年轻道士——王也。

    他眉目清朗,气质出尘,这些日子与众人谈天说地,从仙家玄妙到人间世事,早已相熟,言谈间多了几分随性。

    “海上风光真是壮阔无边!”

    王也舒展双臂,任由海风拂过面颊,发丝轻扬如墨。

    郑和捻须而笑:“初时确觉惊艳,但若数月乃至经年困于海上,再美的景致也难免乏味。”

    “待归国后,小道长定要亲眼瞧瞧我大明风华,那才是人间锦绣!”

    “对对!!”

    王景弘亦颔首附和。

    众官员皆露出自豪之色,仿佛已看见紫禁城的巍峨琉璃瓦在日光下流转光华。

    大明天朝上国,四方来朝。

    “这个时代的大明风华,我还真想见识见识。只是……”

    王也却忽然敛了笑意,目光如炬投向远方:“诸位可知,大明朝虽为农耕文明鼎盛之邦,但若想延续千年国祚,海洋文明的滋养不可或缺。”

    此言一出,众人皆愕然。

    有官员眉峰微蹙。

    “王也小道长何出此言?我大明物产丰饶,四海来朝,何须倚重区区海路?”

    “我等之所以出海,也是奉了大明皇帝的旨意,向各国宣扬我大明国威为重,这一贸易方面可以厚往薄来,只要各国尊奉我大明为宗祖国就够了……”

    “大明的强盛终究还得依靠农耕……”

    “自古以来农耕为本!”

    听了这些官员的见解。

    连这些出海见过世面的官员都如此,更别说那些窝在内陆的官员了。

    王也转身倚住围栏,指尖轻叩木栏,声音低沉如潮。

    “你们的想法不对,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们。数百年后,这世界将由海洋文明主宰。如今被诸位视作蛮夷的欧洲小国,将通过航海崛起为世界列强。”

    “而华夏……却会因固守内陆而落后挨打,山河蒙尘,国破家亡……”

    “这……这怎么可能?!”

    侯显失声惊呼,满面难以置信。

    郑和等人亦如遭雷击,踉跄半步。

    这些话超出了他们的理解。

    他们如今生活的时代,大明如日中天的国力、万邦来贺的威仪,早已深植于他们骨髓。

    哪怕是前朝蒙元,也是由陆地起家,从未听说过海洋崛起的强大势力。

    怎能相信海洋小国竟能反超华夏?

    没办法,生活时代不同。

    “唉!”

    王也叹息一声,缓缓道:“诸位且听,未来欧洲诸国会开启‘大航海时代’,欧人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新大陆,也就是后世的美洲,达伽马绕过好望角直抵印度,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实蓝星就是圆的……”

    “他们将掠夺海外财富,推动工业革命,以坚船利炮叩开各国门户。而彼时华夏若仍闭关锁国,禁海自缚,必沦为鱼肉。”

    这……

    官员们面面相觑,冷汗浸透官袍。

    郑和紧握栏杆,指节发白:“小道长所言‘工业革命’是何物?”

    “蒸汽机轰鸣,铁舰横行,火器如雷……那是足以颠覆农耕文明的力量。”

    王也望向天际,似穿透时空。

    “大明若想长存,须双管齐下。”

    “既要固守农耕之本,更要开拓海洋之路。朝廷不仅要派遣官船远航,更要鼓励民间出海通商,让商船载着丝绸瓷器驶向天涯,换回金银与新知。”

    天啊!!

    这是要彻底改掉朱元璋定下的祖训啊!

    谁有这个胆啊?

    就是朱棣也是官方出海,民间也是被禁止的。

    一时间,众人鸦雀无声,唯有海浪轻拍船身的声响。

    王景弘喃喃道:“可朝廷若放任民间出海,岂非乱了海防?”

    “为什么不换个思路?”

    王也轻笑。

    “海禁如锁国自困,民间若不得官方支持,只能转为走私或海盗,反成心腹之患。”

    “倒不如开放海路,设市舶司管理,既收税赋充盈国库,又借民间活力拓展海外贸易。我明明告白告诉你们,海洋是流动的宝库,谁能掌控航线,谁便能执掌未来。

    “如今的时代……就是大明掌握未来最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