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仙人,要叫他王也小道长!”
“据传王也小道长他才二十岁。”
一名水手压低声音,神神秘秘地凑向同伴。
“什么?才二十岁??”
甲板上顿时掀起一阵低语浪潮,汗湿的粗布衣衫下,数百双眼睛齐刷刷望向旗舰方向。
太不可思议了。
他们是万万没想到那位会飞的仙人王也,居然会这么年轻。
亏他们还以为王也是一个活了好几百年,甚至千年,只是外貌驻颜有术的老怪呢!
莫不是什么仙人转世吧?
“哦!原来他姓王啊!”
另一人抹了把额头的盐渍,惊叹道:“他真的是神仙下凡?能腾云驾雾吗?”
说话者故意将尾音拖得老长,引得周遭人哄笑连连。
“不是,他说他是修仙人。”
“修仙人?有什么区别吗?”
“哎呀……总之就是还没有成仙吧。”
知情者摇头晃脑地解释。
“那些都不重要,现在最重要的是,他要跟咱们的船队,一起返航回大明朝!”
“真的吗?那也太好了……”
大家纷纷兴奋了起来。
能跟着一位修仙人返回家乡是多大的荣幸啊。
肯定能够震动朝廷,就算是当今的圣上也会倍感震惊吧。
就在大家越讨论越热烈时。
远处传来三长两短的号角声,众人顿时噤声,动作整齐地各归岗位。
郑和舰队。
大大小小两百艘船只如巨龙蜿蜒,宝船巍峨居中,战船护卫两翼。
此刻,每艘船上的明军士兵、水手皆仰头望着旗舰桅杆上的令旗。
随着“返航”二字从传令兵口中吼出,靠近东非海岸的船只纷纷调转船头,巨帆在印度洋的劲风中轰然作响,雪白帆布被阳光染成一片金橙。
当最后一艘补给船调转帆向时,船队浩浩荡荡,如离弦之箭刺向东方。
天元号旗舰。
甲板上。
王也立于船头,眉目间透着不染尘世,以及一股散漫至极的气度。
郑和身披官袍,腰间玉带在烈日中泛着冷光,威严的目光扫过渐次转向的船队。
其他官员和官兵都站桩似的站在后面,不敢靠近他们二人。
生怕打扰到他们的交谈。
“此次西行,虽未寻到麒麟祥瑞,但通商诸国、扬我大明威仪,亦不负圣上所托。”
郑和低沉的声音混在海浪声中,却字字清晰。
“你想什么呢?”
王也侧目轻笑,指尖轻点栏杆。
“在这颗星球上哪还有什么麒麟?”
“就算真的有,你们凡人怎么可能找得到?”
“这片非洲大陆的野生动物很多,有狮子、鬣狗、鳄鱼、大象、角马、斑马、长颈鹿等等,但……唯独不会有什么超凡动物存在。”
“你呀就不用白费心机了。”
听了王也的话。
“原来真的没有麒麟吗?”
郑和低声喃喃,不过也没关系,他此行最大的收获就是王也,只要能把王也带回大明,就是泼天功劳。
岂料,
王也下一句话吓的他惊出一身冷汗。
“我若没猜错的话,你应该是收到朱棣的秘密旨意,出海来寻找他那位好侄子建文帝的下落吧?”
“什么?”
郑和脸色剧变。
不错,他虽然主要任务是出海,是向各国弘扬大明国威,构建大明核心天朝体系的官方贸易往来。
但他确实还有另外一个秘密的任务,那就是寻找建文帝朱允炆的踪迹。
“看你这表情……我猜对啦!”
王也一脸贱兮兮的笑容。
好气哦!!
郑和只是慌了一下,到底是朱棣最宠幸的太监,他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情绪,面色淡然自若。
他对王也拱手问道。
“敢问王也小道长是如何得知?”
“哈哈哈哈……”
王也大笑几声,抬手轻轻拍了拍郑和结实的肩膀,笑嘻嘻道。
“你别忘了,我是来自600年后的人,历史上关于你们明朝永乐帝朱棣和建文帝朱允炆这场叔侄对决的记载,我也了解过。”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正式登基,年号建文。”
“这个书呆子一上台就大搞削藩,结果才建文元年,就逼得朱棣以靖难之名起兵,明明掌握着大明朝的正统名义和绝大多数的官军,结果在短短四年的战争,就被朱棣打过长江,攻破南京。”
“一场皇宫大火,建文帝朱允炆就此下落不明。”
“朱棣登基后,年号永乐。”
“他要把建文帝四年统治时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