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左眼见飘心中喜 > 第九章西山公园后山戏曲飘

第九章西山公园后山戏曲飘(3/4)

眼间还残留着杜丽娘的哀怨。自那场纪念演出后,沉寂多年的戏曲社重焕生机,每个周末都有戏迷循着琴声而来。她轻轻摩挲着母亲留下的凤头金步摇,突然听见亭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

    “这么晚了,还有人?”&bp;陈婷婷推开雕花木门,只见一个身披黑斗篷的身影立在枫树阴影里。那人怀中抱着个檀木匣子,月光掠过他的侧脸&bp;——&bp;竟是张陌生的面孔,皮肤苍白得近乎透明,嘴角却挂着诡异的笑。

    “陈姑娘好嗓子。”&bp;黑衣人嗓音沙哑,“这匣子里的东西,或许你会感兴趣。”&bp;他掀开匣盖,露出半卷泛黄的戏谱,纸页边缘绣着银丝牡丹,与陈婷婷手中的戏票花纹如出一辙。

    还未等她开口询问,黑衣人突然将匣子塞过来,转身消失在树林深处。陈婷婷追了两步,只听见枯叶沙沙作响,再无半点踪迹。她捧着匣子回到化妆间,周宇和周德海正在收拾乐器。看到戏谱的瞬间,周德海的手剧烈颤抖,京胡差点掉在地上。

    “这是...《牡丹亭秘本》!”&bp;老人声音发颤,“当年戏曲社镇社之宝,火灾后就下落不明。你从哪得来的?”

    陈婷婷将遇黑衣人的事说了一遍。周宇皱眉道:“太蹊跷了,这人怎么知道戏谱对我们重要?而且...”&bp;他翻开戏谱,发现每一页空白处都用朱砂写着小字,“这些批注像是密码,根本看不懂。”

    深夜,陈婷婷躺在床上辗转难眠。月光透过窗户,将戏谱上的朱砂字映得通红。她突然想起小时候,母亲教她辨识戏服上的云纹暗记。或许这些批注也藏着某种规律?她起身点燃油灯,将戏谱对着光亮反复查看,终于发现&bp;——&bp;当两页纸重叠时,朱砂字会组成新的句子:“月圆之夜,故人归来。”

    与此同时,戏曲社遭遇了怪事。先是后台的戏服莫名被剪破,接着周德海珍藏的老琴弓不翼而飞。最诡异的是,连续三个清晨,凉亭的石桌上都会出现半块桂花糕,正是陈婷婷母亲生前最爱的点心。

    “会不会是那个黑衣人?”&bp;周宇握紧拳头,“我这就去报警!”

    “等等。”&bp;陈婷婷拦住他,“这些事透着股熟悉的气息,倒像是...&bp;有人在暗示什么。”&bp;她想起戏谱上的&bp;“故人归来”,心中涌起不祥的预感。

    就在此时,养老院传来消息:林国栋病危,点名要见陈婷婷。等她赶到时,老人已经奄奄一息,枯瘦的手死死攥着张泛黄的照片&bp;——&bp;是火灾前戏曲社全体成员的合影,角落站着个面容清秀的年轻女子,眉眼与陈婷婷有七分相似。

    “她...&bp;她是你姑姑。”&bp;林国栋气若游丝,“当年她发现了我的阴谋,要去报警...&bp;我...”&bp;老人剧烈咳嗽,鲜血染红了枕头,“戏谱...&bp;在...”&bp;话未说完,便咽了气。

    陈婷婷浑身发冷。原来母亲还有个妹妹,而她的死竟与那场火灾有关!她将照片拿给周德海看,老人老泪纵横:“我早该想到,你姑姑失踪得太蹊跷。她最擅长研究古戏谱,或许《牡丹亭秘本》的批注就是她写的。”

    线索再次中断,而戏曲社的危机却愈演愈烈。赞助商突然撤资,说收到匿名信举报戏曲社私藏文物。紧接着,一群自称文化稽查队的人闯入凉亭,要带走戏谱鉴定。周德海护着匣子与对方争执,被推倒在地,旧伤复发住进了医院。

    “不能让他们拿走戏谱!”&bp;陈婷婷挡在匣子前,却被人粗暴地推开。千钧一发之际,人群外传来清亮的喊声:“慢着!”&bp;一个身着藏青色长衫的老者分开众人,手中拿着份文件,“我是省戏**会的顾问,这戏谱是受协会委托,由西山戏曲社保管的珍贵文物。”

    稽查队的人见状,只好悻悻离去。陈婷婷这才注意到,老者身后还站着那个神秘的黑衣人,此刻他已摘了斗篷,露出年轻儒雅的面容。

    “在下秦墨,受家师所托,前来相助。”&bp;黑衣人&bp;——&bp;秦墨拱手道,“家师与令堂曾是故交,得知戏曲社有难,特命我送来戏谱,并解开其中秘密。”

    原来,秦墨的师父是位隐居的戏曲泰斗,与陈婷婷母亲在年轻时有过一面之缘。当年火灾后,他暗中追查真相,发现《牡丹亭秘本》流落民间,几经辗转才找到。而戏谱上的批注,实则是记录着一个关于戏曲传承的惊天秘密&bp;——&bp;在西山深处,藏着一座明代古戏台,以及无数失传的戏曲孤本。

    “但要找到古戏台,必须凑齐三件信物。”&bp;秦墨展开泛黄的地图,“戏谱是其一,另外两件...&bp;应该与你母亲留下的凤头金步摇,还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