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 第46章 各方反应

第46章 各方反应(1/2)

    而今日,正好是大明时报的第一次发行。

    大街小巷,到处都能瞧见有人聚在一块儿,手里拿着份报纸,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那些个茶馆里,更是热闹得像煮开了的粥。一群人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报纸上的内容。

    有个酸秀才摇头晃脑地说:“这《大明时报》办得倒是有些意思,既能让咱平头百姓知晓朝廷大事,又能传播知识,真是一举两得啊。”

    旁边一个做生意的胖掌柜接话道:“可不是嘛,我看那上面还说要教咱做生意的门道呢,等我琢磨明白了,说不定能多赚不少银子!”众人哄笑起来,整个茶馆里闹哄哄的。

    还有些识字不多的,就拉着识字的人给他们念报。

    有个胡同里,几个大妈围着一个教书先生,七嘴八舌地说:“先生,快给咱念念,这上面又写了啥新鲜玩意儿。”教书先生清了清嗓子,大声念起来,大妈们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发出惊叹声。

    这《大明时报》不光在老百姓中间火得一塌糊涂,那些个达官贵人府上也都在谈论。

    就在应天府被《大明时报》搅得热热闹闹的时候,朱雄英在文华殿接见周王的消息,又像一阵旋风,迅速在正赶往京城的各藩王间呼啸传开。

    秦王朱樉在宽敞却闷热的马车里,本就心情烦躁,听闻这消息,气得一脚狠狠踢翻脚边的茶盏,“哗啦”一声,碎片四溅。

    他暴跳如雷地大骂:“他娘的!朱雄英这小子什么意思?为啥先见老五?难不成老五给他送了啥稀世珍宝?咱在封地拼死拼活,他就这么不把本王放在眼里?”

    旁边的随从吓得脸色惨白,大气都不敢出,小心翼翼地劝道:“王爷,您先消消气,说不定只是安排的顺序问题,等您到了京城,殿下肯定也会隆重接见您的。”

    朱樉双眼一瞪,恶狠狠地哼道:“哼,最好是这样!要是朱雄英敢小瞧本王,看我不好好跟他理论理论!”

    晋王朱棡骑在高头大马上,听到消息后,非但没有不悦,反而面露笑容。

    身旁的谋士一脸疑惑,忍不住问道:“王爷,听闻太孙殿下先接见了周王,您为何如此开心?”

    朱棡爽朗地大笑一声,说道:“你呀,还是没看透。太孙殿下此举,必有深意。周王向来痴迷医学与农学,在封地推行诸多利民之举。太孙殿下与他会面,定是商讨如何造福百姓,这正彰显太孙殿下的英明睿智。我等藩王,就该全心全意支持太孙殿下,为大明江山社稷竭尽全力。”

    谋士恍然大悟,连忙点头称是:“王爷高见,太孙殿下素有贤名,日后必能引领大明走向繁荣昌盛。”

    朱棡满意地点点头,马鞭一甩,加快赶路速度,说道:“走,咱们加快脚步,早日进京,也好为太孙殿下排忧解难。”

    楚王朱桢坐在装饰精美的马车里,听到这事儿,先是一愣,随后忍不住笑出声来。

    他摇着扇子,对身旁的门客说:“瞧瞧,朱雄英和五哥这一见面,可把大家都惊动了。

    依我看呐,五哥一门心思扑在医学农学上,指不定是跟朱雄英分享他那些宝贝经验呢。”

    门客笑着附和:“王爷所言极是,不过,王爷您在封地的政绩同样出众,想必太孙殿下也心中有数。”

    朱桢哈哈一笑,道:“那是自然。我就等着到京城,看看朱雄英还能整出啥新花样。”

    齐王朱榑听闻消息时,正在营帐外挥舞大刀,发泄旅途的烦闷。

    一听这事儿,他猛地将大刀狠狠插入地面,怒目圆睁,大声怒喝:“朱雄英这小子,简直太目中无人了!为啥先见周王,难道我齐王比他差在哪了?”

    他的亲信赶忙上前劝道:“王爷,您武艺高强,在封地威名远扬,等您到了京城,定能让太孙殿下刮目相看。”

    朱榑余怒未消,哼了一声,道:“哼,等我见到朱雄英,非得让他给我个合理的说法!”

    而燕王朱棣,正与姚广孝在营帐中对弈。

    听到消息后,朱棣手中的棋子微微一顿,随后轻轻落下。

    他凝视着棋盘,神色平静却难掩凝重,看向姚广孝,说道:“姚先生,朱雄英接见周王,这事儿你怎么看?”

    姚广孝看着棋盘,神色平静地说:“王爷,周王殿下对民生事务颇为用心,朱雄英此举,表面上或是为探讨治国理政之策,彰显其对民生的重视。然而,这背后或许隐藏着更深的谋划。如今朝中局势看似稳定,实则暗流涌动。朱雄英身为皇太孙,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一旦登基,王爷您觉得我等藩王的处境将会如何?”

    朱棣微微皱眉,目光深邃,缓缓说道:“若朱雄英顺利登基,以他的手段和抱负,恐怕会加强中央集权,对藩王的限制也会越来越多。我等虽为藩王,手握一定权力,但在皇权面前,终究是弱势。”

    姚广孝轻轻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深意,说道:“王爷所言极是。自古以来,皇位之争向来残酷,成王败寇,千古不变。虽说朱雄英如今占据先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