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 > 第298章 西征前的部署

第298章 西征前的部署(1/2)

    帅府内如同千百只蜜蜂振翅,嗡嗡声不绝于耳,众将欢欣鼓舞,高声喧哗。

    “好了!”李乾一挥手,止住众将议论,“大军西进之前,需做调整与分派。后勤辎重一事,就交给李泌。”

    “遵令!”李泌虽年仅二十有余,却才华出众。将后勤重任托付于他,李乾十分放心。

    “杜甫、高适、岑参,你们辅佐李泌。”李乾再度点名。

    “遵令!”三人齐声应命,喜形于色。

    最欣喜的当属杜甫。他原本穷困潦倒,困居长安多年,四处奔走却求助无门。自遇李乾后,一切焕然一新,不仅生活改善,更获得为国效力的机会,他自然倍加珍惜。

    更何况,眼下是为击破大食而战,这是大唐男儿梦寐以求的壮举。杜甫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穷书生竟能参与其中,若非时机不对,诗圣真想赋诗数首以抒豪情。

    “你们除了负责大军粮草军械输送外,还有一件要事。”李乾凝视李泌,“此次西征关系重大,大唐必将征服广袤领土。如此辽阔的土地需要治理,而且必须治理得当。因此需要文官,此事就由李泌统筹。”

    征服土地并不能让唐朝真正强大,唯有将征服之地治理妥当,才能增强实力,越战越强,将这些土地真正融入华夏版图。

    故而征服之后必行治理,这需要大量文官。至于文官来源,早已与李隆基商议妥当,唐朝正从全国各地遴选文官。只要李乾征服土地,这些文官便会迅速到位。

    当然,这些文官需要有人统辖,治理事宜需要有人牵头。李泌政才卓着,是最合适的人选。

    “谢大帅!”李泌昂首挺胸,眼中精光四射,振奋不已。

    肩负如此重任,人生至此,夫复何求?

    可以预见,唐朝此次大举西进,以击破大食为目标。

    所谓击破,就是要灭其国祚,即便不能完全灭亡,也要让大食一蹶不振,再难恢复。犹如汉朝击破匈奴,唐朝灭亡突厥和吐蕃。

    若唐朝战略目标实现,疆域必将大幅扩展,至少增加万里之广。即便不能完全击破大食,也能从其手中夺取大量土地,数千里疆域已是板上钉钉。

    只需歼灭西域的大食军队,大食在东方的守备力量就会大幅削弱,唐朝必能从其手中夺取大量土地,这是毋庸置疑的。

    如此广阔的疆域交由自己治理,正是男儿建功立业之时。李泌胸中豪气冲天,壮志凌云。

    杜甫、高适、岑参等人亦是豪情满怀,振奋异常,人人眼中闪烁着精光。

    “将后勤辎重与治理之事交给你们,我便可集中精力与大食周旋。大食之强,无需我多言。面对如此强敌,唯有集中全力,方有胜算。”

    “眼下,我们就来商议这一仗该如何打。”李乾示意众将落座。

    众将纷纷就座,眼中闪烁着热切的光芒。他们深知李乾的作风,如此部署正是大战将至的征兆。每逢大战前夕,李乾都会听取众将意见,统一思想,达成共识,而后方才开战。

    “此次西征关系重大,我以为绝不能放走西域的大食军队。”郭子仪搓着双手,一反常态地率先发言,显得异常兴奋,“大食数十万大军压境西域,既是对大唐的巨大威胁,又是天赐良机。我们必须趁此机会,一举全歼这支大食军队。唯有如此,方能取得最大战果。”

    “正是!”众将齐声附和。

    “为全歼西域的大食军队,我军不能像以往那样分批投入,而要尽可能多地进入西域。最好全军齐头并进,如此才能对侯赛因·优福造成最大威胁,才能在他来不及反应时切断退路。”李光弼这时说道。

    进入西域的最大难题在于交通不便,大军无法齐头并进,不能数十万大军同时压上,只能分批推进,这是自张骞通西域后的惯例。

    若在平常时期,这并非问题,凭借唐军强悍战力足以解决。如唐高宗年间收复西域的大战便是如此行事。

    然而眼下情形特殊,一是大食在西域军队众多;二是大食军队精锐善战,更有宗教信仰加持,战力恐怖;三是要想全歼西域大食军队,不使其逃脱。

    综上所述,唐军必须尽可能多地出现在西域,最好能同时抵达,才能给侯赛因·优福以最大打击。

    “可是西去西域道路不便,这该如何解决?”有将领蹙眉发问。

    这是个千古难题,自古无人能解。众将目光齐刷刷聚焦于李乾身上,静待他的决断。

    每逢遇到难题,众将总会将希望寄托于李乾身上,这已成为惯例。

    “这确是千古难题,自张骞通西域以来无人能解,我也不能例外。”李乾接过话头,“但有一点诸位未曾提及,数十万大食军队散布在万里西域,并未集中一处。”

    “哦!”众将恍然大悟。

    数十万大军分散在辽阔的西域,其实并不算多。只要大食军队没有集中,就给了唐军可乘之机。

    “我仔细测算过,若三十万大军从河湟之地出发,经丝绸之路进入西域,需时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