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振聋发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亨额头上渗出冷汗。
“大唐之所以兴盛,就在于人才济济。太宗时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开元之际更是贤臣良将辈出,这才是大唐强盛的根源所在,还请太子谨记。”李泌语气愈发恳切。
“谢先生教诲!”李亨双手抱拳,深深一揖。
按照他原先的想法,全了与王忠嗣的情谊,让其统兵出征,固然对王忠嗣个人是好事,但对整个唐朝却无益处。
一旦王忠嗣出事,整个唐朝都会受到震荡。谁敢保证不生病、不英年早逝?
没人敢打这个包票。
若由李乾统兵击破大食,就能在王忠嗣之外再打造一根擎天柱。那么唐朝就会有两根擎天柱,即使一根出了问题,还有另一根支撑。
这才是最好的处置之道。
“父皇这是在告诉我,要与李乾多加亲近,建立情谊,拉近彼此的距离。”李亨是个明白人,很快就领悟了李隆基的深意。
“正是如此,陛下正是此意。”李泌郑重颔首,欣慰道:“殿下能为李乾之事面见陛下,让陛下格外欣慰,这才与您推心置腹。同时,陛下也在借此机会,传授太子帝王之道。”
李隆基的帝王心术让李亨叹服不已,他郑重道:“我定当潜心学习,绝不辜负父皇期望。走,我们这就去见李乾。”
“这位李将军声名远播,我也早有拜访之意。好,我们同去。”李泌是个爽快人,当即应允。
李亨当即下令备下厚礼,与李泌离开太子府,直奔李乾府邸。
-------------------
李乾府邸外,人山人海,人头攒动。众多大臣挤作一团,争相求见。
裴厚带着亲卫严守府门,不许任何人进入。
“求见李将军,烦请通禀。这点心意,还请笑纳。”
“我已三次求见李将军,诚心要与将军结交,就请通禀一声吧?”
自从李乾回府后,府邸便门庭若市。前来结交的大臣络绎不绝,前客未走后客已至,让李乾无可奈何,只得下令闭门谢客。
尽管李乾此次封赏不公,但群臣都看出李隆基对他的赏识有增无减。李乾高升只是时间问题,谁也不愿错过这个结交的机会。
于是李府门前便出现了这番热闹景象,比菜市口还要喧闹。
这时,三位读书人挤进人群。为首者年约三十,容貌清矍,带着一股书卷气,向裴厚行礼道:“烦请通禀李将军,杜甫求见。”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