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皇帝!若连一个李林甫都对付不了,又如何担得起大唐江山?连臣子都驾驭不了的人,不配为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太子张口结舌,半晌无言。
这些年来,他无数次怀疑自己是否真是父皇亲生。若是亲生,为何坐视他被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往死里整?若不是亲生,又为何立他为太子?
此刻他才恍然大悟,原来父皇是在磨炼他!李林甫等人不过是磨刀石罢了。
“呜呜!”太子激动得泪流满面,扑进父皇怀中,“儿臣错怪父皇了!是儿臣错怪父皇了!”
李隆基轻拍太子后背,慈爱地笑道:“你没错,朕也没错。这是帝王必须付出的代价。”
李隆基眼中泛起泪光,声音有些哽咽:“你大哥死得冤,都怪为父辨事不明,被奸人所乘。自那以后,为父一直在心里告诫自己,绝不能再让朕的儿子枉死一个。父皇虽未明着帮你,却绝不会让你有性命之忧。”
“三庶之祸”是李隆基心中永远的痛。三个儿子被武惠妃陷害致死,这个教训太过深刻,他一直深埋心底,从未与人诉说。今日竟亲口道出,可见其心绪之激动。
太子李亨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两次面临绝境时,只需李林甫再进一步就能置他于死地,父皇却总在关键时刻下旨终止查办,原来如此。
“父皇,您为何要告诉儿臣?”太子李亨惊奇不已。这事若父皇不说,无人知晓,本可永远烂在肚子里。
“父皇知道你一定会为李乾封赏之事而来。”李隆基扶太子坐好,神色一肃,“朕为你准备了两道题目,你要好生思量。”
考较?太子李亨有些惊讶。
“以李乾之功,封个一品爵位也不为过,为何朕只封他从三品?这事你要好生想想,这是其一。”李隆基开始出题,“吐蕃已平,大唐西进势在必行,该由谁统兵为宜?这是其二。”
hai